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乌梅

  拼音:Wū Méi

  英文名:FRUCTUS MUME

  别名:酸梅、黄仔、合汉梅、干枝梅

  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 (Sieh.)Sieb .et Zucc. 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低温烘干后闷至色变黑。

  性状:本品呈类环形或扁球形,直径1.5~3cm。表面乌黑色或棕黑色,皱缩不平,基部有圆形果梗痕。果核坚硬,椭圆形,棕黄色,表面有凹点;种子扁卵形,淡黄色。气微,味极酸。

  炮制:乌梅肉:取净乌梅,水润使软或蒸软,去核。乌梅炭:取净乌梅,照炒炭法(附录Ⅱ D)炒至皮肉鼓起。

  性味:酸、涩,平。

  归经: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

  用法用量:6~12g。

  摘录:《中国药典》

  亚麻子

  拼音:Yà Má Zi

  来源:亚麻科亚麻属植物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 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味:甘,微温。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养血祛风。用于肠燥便秘;老人皮肤干燥起鳞屑,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疮疡湿疹。

  用法用量:1~3钱;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1、行气止痛:①用于中寒气滞、腹部冷痛,可与沉香、生姜、党参等同用,如乌沉汤。②用于胸膈痞闷、食欲不振,可与沉香、槟榔、党参同用,如四磨汤。③用于寒凝气滞所致的小肠疝气,可与小茴香、川楝子、木香、高良姜、青皮、槟榔、巴豆同用,如天台乌药散。④用于气滞腹痛、行经腹痛者,可与当归、木香同用,如乌药汤。

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2、温肾散寒:用于虚寒性小便频数,可与益智仁、山药等份研末,黄酒为丸,每日3次,每次9克,淡盐水冲服,如缩泉丸。

  【鉴别应用】木香、香附、乌药,均能行气止痛。然木香温燥刚烈,能升能降,可通理三焦,尤善行肠胃气滞;香附药性平和,芳香走窜,偏于舒肝气、解郁结,调经止痛;乌药辛散,作用缓和,理胸腹气滞,善除膀胱之冷气。乌药、沉香均能温脾暖肾,行气散寒,但沉香苦泄下行,降逆气、纳肾气是其所长,且温肾之功胜乌药。乌药气雄走窜,无处不达,凡三焦寒邪、气滞、血凝一切作逆之证均可适用。炒乌药,缓辛燥之性,增散寒之力,用于虚寒气滞之腹痛与反胃疝痛。

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应用禁忌】气血虚而内热者不宜用。

  【用法用量】内服:3~12克,入煎剂。磨服1~3克。

  【功效特点】本品辛开温通,上走脾肺,下达肾及膀胱,有行气散寒止痛之功,能疏理胸腹邪逆之气。凡胸腹胀痛,二气喘急、膀胱冷气、小便频数、疝气作痛及妇女气滞血凝之腹痛、痛经等证,均可用之。

  京大戟

  拼音:Jīnɡ Dà Jǐ

  英文名:PekingeEuphorbia Root

  别名::龙虎草、将军草、九头狮子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e.的根。秋、冬季采挖,除去干燥。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含乳汁。茎直立,被白色短柔毛,上部分枝。叶互生,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3~8cm,宽5~13mm,全缘。伞形聚伞花序顶生,通常有5伞梗,腋生者多只有工梗,伞梗顶生1杯状聚伞花序,其基部轮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苞片5,杯状聚伞花序总苞坛形,顶端4裂,腺体椭圆形;雄花多数,雄蕊1;雌花1,子房球形,3室,花柱3,顶端 2浅裂。蒴果三棱状球形,表面有疣状突起。花期4~5月,果期6~7月。

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林下或路旁。主产江苏;有栽培。

  性状:根长圆锥形或圆柱形,稍弯曲,常有分枝,长10~20cm,直径1.5~4cm。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有扭曲纵沟纹及横长皮孔,根头膨大,有多数圆形茎痕。质坚硬,折断面纤维性。气微,味微苦涩。性寒,味苦;有毒。

  化学成分:含大戟甘(euphornin),并含大戟酸、三萜醇、有机酸、鞣质、树脂胶、糖等。

  功能主治:泻水逐饮。

  摘录:《中药大辞典》

  暗紫贝母

  拼音:àn Zǐ Bèi Mǔ

  英文名:Unibract Fritillary Bulb

  别名:乌花贝母、松贝母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的鳞茎。7~9月苗未枯萎时采挖,带泥曝晒或微火烘,随时用竹、木器翻动,至表皮现粉白色时筛去泥士,装入麻袋,轻轻撞去附土及老皮,再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23cm。鳞茎直径6~8mm。叶多对生,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3.6~5.5cm,宽3~5mm。花单生,叶状苞片1枚;花被片长2.5~2.7cm,深紫色,有黄褐色小方格,宽6~10mm;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一半,花药近基着;柱头裂片很短,长约0.5~lmm。蒴果长1~1.5cm,宽1~1.2cm,有棱,棱上具狭翅,宽约1mm。花期6月,果期8月。

  生境分部:生于海拔3200~4500m的草地上。主产四川、青海、甘肃。

  性状:鳞茎圆锥形或心脏形,直径5~9mm,高4~8mm。表面类白色,较光滑。外层两枚鳞叶大小悬殊,大鳞叶紧裹小鳞叶,小鳞叶露出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端较尖或钝圆,多闭合,底部较平整,微凹入。内有细小鳞叶及心芽。气微,味微甜。

  化学成分:含去氢川贝碱(chuanbeinone)、西贝素(imperialine)。

  性味:性微寒,味苦、甘。

  功能主治:同"川贝母"。

  摘录:《中药大辞典》

  矮柳穿鱼

  拼音:ǎi Liǔ Chuān Yú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多枝柳穿鱼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aria buriatica Tarcz.et Bent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8-20cm。茎自基部具极多分枝,分枝常铺散。叶互生,多而密;叶针形至狭条形,具单脉,长1.5-5cm,无毛。总状花序生于枝顶,长3-7cm,花序轴、花梗密被腺柔毛;苞片条状披针形,长近1cm;花萼5裂,裂片长而狭,条状披针形,长4-6mm,宽1mm,两面被腺毛;花冠黄色,花冠筒管状,基部有距,距长12-15mm,檐部二唇形,上唇2裂,裂片长2mm,顶端圆钝,下唇侧裂片长圆形,宽2-5mm,中裂片较窄,距长8-15mm,稍弓曲;雄蕊4,前面一对较长,前后雄蕊的花药各自靠拢,药室并行,裂后叉开;柱头常有微缺。蒴果卵球状,长9mm,直径7mm。种子盘状,有宽翅,中央有瘤突。花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草原、荒地及沙丘。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湿热黄疸,丹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矮卫矛

  拼音:ǎi Wèi Máo

  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矮卫矛的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nanus Bieb.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洗净,切片,或剥皮晒干。

  原形态:矮卫矛 矮小灌木,直立或匍匐,高达1m。叶互生或轮生;无柄;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1.5-3cm,宽2-5mm,边缘常稍外卷。聚伞花序有花1-3朵,总花梗及花梗均细长,丝形,并有明显条形苞片及小苞片;花绿紫色,直径6-8mm,4数,雄蕊无花丝,子房每室具2-6颗胚珠。蒴果成熟时粉红色,扁阔,直径约9mm。种子1至数颗,棕色,基部一半为橙红色假种皮包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性味:辛;苦;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主风寒湿痹;关节肿痛;肢体麻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

  摘录:《中华本草》

  石荠苎

  拼音:Shí Qí Zhù

  别名:鬼香油(《纲目拾遗》),小鱼仙草(《植物名实图考》),香茹草,野荆芥、痱子草(《分类草药性》),土荆芥、野香茹(《福建民间草药》),热痱草(《浙江中医杂志》9(6):47,1966),香草、野芥菜、白鹤草、天香油、五香草、土茵陈(《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紫花草(苏医《中草药手册》)。

  出处:《本草拾遗》

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屎。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粗糙荠苎的全草。7~8月采取全草,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60厘米,多分枝。茎方形,被有向下的柔毛。叶对生;叶片长椭圆形,略呈紫色,有细毛,长1.1~4厘米,宽O.8~2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叶缘有浅锯齿,两面均有金黄色腺点;叶柄长3~20毫米。花轮集成间断的总状花序,顶生;苞片卵状披针形至卵形,较花柄长。先端渐尖,基部无柄,背面和边缘上均有长柔毛;花萼钟形,有脉10条,长1.9~2.5毫米,外面有长柔毛和金黄色腺点,2唇,上唇有3齿,,中间的齿小而短,两侧的齿较长,下唇有2齿;花冠淡紫色,长4.5毫米,外面被有微柔毛,冠筒基部收缩,收缩处上部有毛环,向喉部惭渐扩张,上唇较短,顶端有凹,下唇两侧的裂片近于半圆形,中裂片大而外折,倒心脏形,内面有长柔毛,顶端有圆齿;雄蕊4,2退化;花柱2裂,伸出筒外。小坚果近于圆形,黄褐色,具有网状凸起的皱纹。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树丛下及沟旁。分布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贵州、云南、江西、福建、广东等地。

  化学成分:含生物碱、皂甙、鞣质5%和挥发油0.57~3.5%。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l-侧柏酮75%、d-香桧烯11%、d-柠檬烯8%、α-石竹烯、水芹烯等。

  性味:辛苦,凉。

  《本草拾遗》:"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清暑热,祛风湿,消肿,解毒。治暑热痧症,衄血,血痢,感冒咳嗽,慢性气管炎,痈疽疮肿,风疹,热痱。

  ①《本草拾遗》:"主风血冷气,疮疥,痔漏下血,并煮汁服。"

  ②汪连仕《采药书》:"润肌肤,滋颜色,败疮毒,止蛇咬、蜂螫、蛓毛伤,取叶擦之。"

  ③《李氏草秘》:"治诸疖肿毒。"

  ④《分类草药性》:"治痧症,霍乱;解毒,去暑热。"

  ⑤《福建民间草药》:"除湿祛风。疗湿疹,止瘙痒。"

  ⑥《广西中药志》:"祛风,散瘀,破结,消毒。治伤寒头痛,中风口噤,衄血,肠风,崩中,血痢,痈肿,跌打。"

  ⑦《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暑解表,消肿,解毒。治感冒,中暑,痱子,无名肿毒,蜈蚣咬伤。"

  ⑧《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止血治创伤出血,感冒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注意;《广西中药志》:"表虚者忌用。"

  复方;①治受暑发高烧:石荠苎、苦蒿、水灯心。煎水加白糖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感冒,中暑:石荠苎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风疹,感冒:石荠苎全草三至五钱,白菊花三至五朵。酌冲开水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冬瓜痈,附骨疽:鬼香油加甘草一钱,入酱板盐花,捣罨有效。(汪连仕《采药书》)

  ⑤治痈疽(在未成脓阶段):石荠苎叶,加红糖半两。共捣烂,遍贴患处,日换一至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湿疹瘙痒、脚癣:石荠苎全草一握。煎汤浴洗。(《福建民间草药》)

  ⑦治痱子:鲜石荠苎二斤,煎汤外洗。(《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⑧治热痱:石荠苧鲜叶搓揉,搽擦。(《浙江中医杂志》9(6):47,1966)

  ⑨治疟疾:紫花草捻烂塞鼻孔,并煎汤于疟发前洗脸。(《江苏药材志》)

  ⑩治蜈蚣咬伤:石荠苧鲜叶擦患处。或烧存性研末加麻油调敷。(《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用石荠苎与虎杖、鸭跖草、萹蓄、葎草组成4个不同的复方:㈠石荠苎鲜全草3两(干草1两),虎杖鲜品1.5两(干品5钱);㈡石荠苎及虎杖同前,加鸭跖草鲜品1.5两(干品5钱);㈢石荠苎及虎杖同前,加萹蓄鲜品1.5两(干品5钱);㈣石荠苎鲜草3两加葎草鲜品1.5两(干品5钱)。按以上4个复方分别制成冲剂,每日1剂,2次分服,1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939例,其中单纯型574例,喘息型365例。经两个疗程的观察,临床痊愈占3.8%,显效18%,好转57.4%,无效20%,总有效率为79.2%。其中以㈠㈡两方的疗效更高,显效率均在25%以上。服药期间部分患者感到口干、头昏、胃部不适及腹胀等,几天后能自行消失。

  摘录:《中药大辞典》

  艾片

  拼音:ài Piàn

  别名:艾脑香(《现代实用中药》),艾粉、结片(《药材资料汇编》)。

  出处:《增订伪药条辨》

  来源:为菊科植物艾纳香叶片的加工品。植物形态参见"艾纳香"条。

  生境分部:主产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性状:为半透明的结晶,直径5~15毫米,厚约2~3毫米。白色。气清凉,味辛凉浓烈。燃烧时有浓黑烟。以片大、质薄、洁白、松脆、清香者为佳。

  炮制:9~10月间,采取艾纳香叶,入蒸器中加热使之升华,升华所得的结晶为灰白色之粉状物,即称"艾粉"。经压榨去油,炼成块状结晶,再劈削成颗粒状或片状,即为艾片。

  性味:①《药材资料汇编》:"甘,温平,无毒。"

  ②《广西中药志》:"味辛苦,性温,无毒。"

  功能主治:①《药材资料汇编》:"去恶气,辟瘟疫,杀虫疗癣,治中暑霍乱。"

  ②《广西中药志》:"通窍散火,祛翳明目。治霍乱腹痛,风痰闭窍。外用于目疾外障,口疮等证,并可作配制跌打损伤的外敷药。"

  用法用量:内服:0.5~1分,多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备注:本品在广东、广西,亦作为冰片的品种之一。参见"冰片"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矮杨梅

  拼音:ǎi Yánɡ Méi

  别名:杨梅(《云南中草药》)。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杨梅科植物矮杨梅的根皮、茎皮或果实。根: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果实:夏季采摘,鲜用。

  原形态:常绿灌木,高2米。根呈不规则块状,上生少数细根。茎直立,具分枝,小枝较粗壮,无毛或有稀疏短柔毛。单叶互生,革质,长椭圆状倒卵形至短楔状倒卵形,长2.5~8厘米,宽1~3.5厘米,上面有腺体脱落后的凹点,下面有腺体,通常无毛;叶柄长1~4毫米,无毛或有稀疏短柔毛。雌雄异株。穗状花序单生叶腋,基部有不显着分枝;雄花序直立或上倾,极缩短分枝有1~3雄花;雄花无小苞片,有1~3雄蕊;雌花序长1.5厘米,极缩短分杖有2~4不孕苞片和2雌花:雌花有2小苞片,子房无毛。核果球形,成熟后暗红色,内果皮坚硬,黄白色。种子1枚。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林缘及灌木丛中。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①《云南中草药》:"根皮:涩,凉。果:酸,凉。"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酸涩,温。"

  功能主治:治痢疾,腹泻,消化不良,崩漏,直肠出血,脱肛,风湿疼痛,跌打劳伤。

  ①《云南中草药》:"收敛,止血,消炎。防治痢疾,内出血,风湿疼痛,崩漏。"

  ②《云南中草药选》:"收敛止泻,止血,通络。治痢疾,腹泻,胃痛,消化不良,直肠出血,风湿性关节炎,跌打劳伤。"

  ③《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消食健胃,收敛,祛风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泡酒。

  复方:①治风湿痛:杨梅根配小红参、叶下花共研末,用酒或开水送服。

  ②治久泻久痢:㈠杨梅果兑糖蒸吃。㈡杨梅酱(熟透的杨梅五斤,蜂蜜二斤,腌藏一年后备用)常服。

  ③治脱肛:杨梅根研末,煮大肠吃。

  ④治咳嗽:杨梅酱配枳壳、陈皮、百部(三味为末),共蒸吃。(选方出《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安胎药

  拼音:ān Tāi Yào

  别名:骨筋草、吓唬草。

愉快的生活,丰富多彩;体育锻炼,乐趣无穷。

  来源:药材基源:为酢浆草科植物无柄感应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ophytum sessile(Buch.Ham.)K.Kunt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节采集,晒干。

  原形态:无柄感应草 多年生常绿小草本,高可达12cm。茎圆柱形,褐色,被棕黄色细柔毛。叶为偶数羽状复叶,绿黄色,聚生于茎顶,当触及时,叶柄及小叶像含羞草一样垂闭,小叶对生,长圆形,歪斜,长0.5-lcm,宽0.3-0.8cm,先端凸尖,基部截形,羽状脉在叶背面明显隆起,全缘。小时柄极短,总柄被疏毛,上面具一纵沟。伞形花序丛生于梢部,梗长2.5-5.5cm,被黄色茸毛,花小,黄色,果为长椭圆形的蒴果。花期5-10月,果期6-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1600m的疏林、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性味:涩;温;有小毒

  归经:脾;肾经

  功能主治:温脾安胎;益气升提。主胎动不安;脾脏肿大;内脏出血;脱肛;子宫脱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g。外用:适量,煎汤洗。

  注意;《云南中草药》:“忌酸冷。”

  摘录:《中华本草》

  矮人陀

  拼音:ǎi Rén Tuó

  别名:狗头七、岩七(《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见肿消、鹿衔草(《贵州药植目录》)。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牛舌三七的块根。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或研末备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块根肉质,呈不规则块状,外皮黄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具纵棱。叶基部簇生,具短柄;长卵形或近匙形,大小不一,先端钝或微尖,基部楔形,叶缘波状或羽状浅裂,上面深绿色,下面紫红色,两面均疏被长毛。头状花序排列疏散;总苞钟形,苞片1列,狭披针形,被毛,基部具小苞片数枚;花全部管状,橙黄色。瘦果线形,细小,有棱,冠毛多数,白色,柔软,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潮湿的沟边、路旁、山坡、石缝、疏林下。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云南中草药选》:"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消肿,解毒。治跌打损伤,产后瘀滞,衄血,吐血,风湿痛,乳腺炎,痈疮疖肿。

  ①《贵州药植目录》:"治产后瘀血,红肿。"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活血祛瘀,止血,消肿。治跌打损伤,衄血,吐血,经闭,乳腺炎,痈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捣敷。

  复方:治风湿痛,胃痛,皮炎,湿疹:紫背天葵二至三钱。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

  桉树果

  拼音:ān Shù Guǒ

  别名:洋草果、楠桉果、桉果

  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蓝桉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

  采收和储藏:夏季或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常绿大乔木。树皮灰蓝色,往状剥落;嫩枝略有棱。幼嫩叶对生;叶片卵形,基部心形,无柄,有白粉;成长叶片革质,披针形,镰状,长15-30cm,宽1-2cm,两面有腺点,叶柄长1.5-3cm,稍扁平。花大,白色,径约4cm,单生或2-3朵聚生于叶腋内;无花梗或极短;萼管倒圆锥形,长1cm,宽1.3cm,表面有4条突起棱角和小瘤关突起,被白粉;帽状体稍扁平,中部为圆锥状突起,比萼管短,2层,外层平滑,早落;雄蕊多数,长8-13mm,多列,花丝纤细,着生于花药中部,花药椭圆形,阔耳状纵裂;子房与萼管合生,花柱长7-8mm,粗大。蒴果半球形,有4棱,宽2-2.5cm,果缘平而宽,果瓣不突出。果期夏季及冬季。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小毒

  功能主治:理气;健胃;栽疟;止痒。主食积;腹胀;疟疾;皮炎;癣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研末。外用:适量,泡酒外涂。

  注意:内服不宜过量。

  摘录:《中华本草》

  昂天莲

  别名:仰天盅、水麻、假芙蓉

  来源:梧桐科昂天莲Abroma angusta (L.) L. f.,以根、叶入药。

  生境分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性味:微苦,平。

  功能主治:行气散瘀,消肿。

  疮疖红肿:鲜根皮或鲜叶捣烂调红糖外敷。

  跌打肿痛:鲜根捣烂,酒炒热外敷。或用根1~2两,加酒3倍,浸7天后,用药酒外擦。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凹朴皮

  拼音:āo Pǔ Pí

  别名:马桂木皮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iriodendron chinensis(Hemsl.)Sarg.2.Liriodendron tulipifer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晒干。

  原形态:1.落叶乔木,高达40m。树皮黑褐色,纵裂。叶互生;叶柄长4-8cm;托叶和叶柄分离;叶片呈马褂形,长4-18cm,宽2.5-20cm,先端平截或微凹,基部圆形或浅心形,近基部具1对侧裂片。花单生于枝顶,杯状,花被9片,近相等,外轮3片绿色,萼片状,外展,内两轮6片,直立,外面绿色具黄色纵条纹;雄蕊多数,密叠于一纺锤状中柱上。聚合果卵状圆锥形,小坚果先端延伸成翅,连翅长2-3cm。种子1-2。花期5月,果期9-10月。

  2.乔木,高50-60m。树皮深纵裂。小枝褐色或紫褐色,常具白粉。叶互生;叶柄长5-10cm ;托叶和叶柄分离;叶片马褂状,长7-12cm,宽8-18cm,先端2浅裂,近基部2-3侧裂,幼叶下面被白色细毛,后脱落。花杯状,长4-5cm:花被9片,外轮3片绿色,萼片状,向外开展,内两轮6片,绿黄色,内面中部以下有一橙黄色蜜腺;雄蕊多数,花药较花丝长;雌蕊多数,黄绿色,花时不伸出花被之外。聚合果纺锤形,长约7cm;小坚果有长而窄的翅,果连翅长约8cm。种子1-2粒,具薄而干燥的种皮。花期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山地林中,或成小片纯林。

  资源分布:1.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南部一些城市常栽培供观赏。

  2.我国南部各大城市有引种栽培,供观赏。原产北美东南部。

  性状:性状鉴别 北美鹅掌楸皮:槽状或半卷筒状,厚3-5mm。老树皮外表黄棕色,极粗糙,鳞片状脱落;幼树皮外表灰褐色,具纵裂纹。内表面黄棕色或黄白色,具细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外层颗粒状,内层纤维性。气微,味微辛。

  化学成分:叶含美鹅掌楸内酯(tulipinolide)和表美鹅掌楸内酯(epitulipinolide)[1]。皮含鹅掌楸甙(liriodendrin)[2]。木部含鹅掌楸碱(liriodenine),海罂粟碱(glaucine),去氢海罂粟碱(dehydroglaucine),巴婆碱(asimilobine),N-乙酸基原荷叶碱(N-acetylnornuciferine),去甲黄心树宁碱(norushinsunine),右旋丁香树脂酚(syringaresinol),右旋丁香树脂酚二甲醚(syringa-resinol dimethylether),丁香醛(syringaldehyde),O-甲基阿塞洛林(O-methylatheroline),N-乙酰巴婆碱(N-acetylasimilobine)[3]。

  药理作用:抗菌作用 心材乙醇提取物具有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包皮垢分枝杆菌、白色念珠菌及黑曲霉等有效,进一步证明抗菌有效成分为去氢海罂粟碱(dehydroglaucine)[1]。

  性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咳。主风湿痹痛;风寒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临床应用:治因受水湿风寒所引起的咳嗽、气急、口渴、四肢微浮。以干树皮一两,加芫荽、山油麻(阴行草)各五至六钱,老姜三片,甘草三钱,水煎,冲红糖,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摘录:《中华本草》

  庵闾子

  拼音:ān Lǘ Zǐ

  出处:《本经》

  来源:为菊科植物庵闾的果实。植物形态详"庵闾"条。冬季采收。

  性味:苦辛,温。

  ①《本经》:"味苦,微寒。"

  ②《吴普本草》:"苦,小温,无毒。"

  ③李当之《药录》:"温。"

  ④《本草经疏》:"辛。"

  归经:《纲目》:"入足厥阴经。"

  功能主治:行瘀,祛湿。治妇女血瘀经闭,产后停瘀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①《本经》:"主五脏瘀血,腹中水气,胪胀留热。风寒湿痹,身体诸痛。"

  ②《别录》:"疗心下坚,膈中寒热,周痹,妇人月水不通,消食,明目。"

  ③《药性论》:"益气,主男子阴萎不起,治心腹胀满,能消瘀血。"

  ④《日华子本草》:"治腰脚重痛,膀胱疼,明目,及骨节烦痛。"

  ⑤《本草图经》:"治打扑损。"

  ⑥《纲目》:"擂酒饮,治闪挫腰痛。"

  ⑦《本草备要》:"行水散血。治阳痿经涩,产后血气作痛,能制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研末入丸散或捣汁饮。

  注意:无瘀滞湿热者慎服。孕妇忌服。

  《本草经集注》:"荆子、薏苡为之使。"

  复方:①治妇人夙有风冷,留血结聚,月水不通:庵闾子一斤(升),桃仁二两(汤浸,去皮、尖、双仁),大麻仁二升。上药都捣令碎,于瓷瓶内,以酒二斗,浸,密封头。五日后,每服暖饮三合,渐加至五合,日三服。(《圣惠方》庵闾子酒)

  ②治产后腹痛:庵闾子、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半两。上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热汤下二十丸。(《普济方》庵闾子丸)

  ③治产后血痛:庵闾子一两。水一升,童子小便二杯,煎饮。(《濒湖集简方》)

  ④治妇人卒漏下,先多后少,日久不断:庵闾子(微炒)、熟干地黄(焙)、蒲黄(微妙)、当归(炒焙)各二两。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心、日午、临卧。(《圣济总录》菴闾饮)

  ⑤治阳萎:菴闾子二至三钱。水煎服。(苏医《中草药手册》)

  ⑥治坠堕闪肭,血气凝滞腰痛:菴闾子半两,当归、威灵仙、破故纸(炒)、杜仲(炒)、桂心各五钱,乳香、没药各二钱半。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温酒盐汤任下。(《济生方》菴闾丸)

  各家论述:《本草经疏》:"庵闾子,行血散结之药,妇人月事不以时至,审察未定者,不可轻用,瘀血病见之不审者勿试。"

  摘录:《中药大辞典》

  鼻血雷

  拼音:Bí Xiě Léi

  别名:鼻血连(《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

  出处:《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

  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管花马兜铃的根。冬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管花马兜铃,又名:钟铃藤细辛。

  多年生攀援草本。茎无毛。叶卵状心形,长5~11厘米,先端短尖,歪斜,基部心形,上面暗绿色,下面灰绿色,被短柔毛;叶柄长2~5厘米。花腋生,花柄长约1厘米;花被喇叭状,长约3~4厘米,基部膨大呈球状,上端逐渐扩大成偏向一面的侧片,侧片先端截平或微缺;雄蕊6。蒴果矩圆形,具6棱,6瓣裂开。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阴湿处。分布福建、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

  性味:《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苦,寒。"

  功能主治:①《广西药植名录》:"镇痛。"

  ②《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清热解毒,止痛。治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内服:泡酒。

  摘录:《中药大辞典》

  鼻血草

  拼音:Bí Xiě Cǎo

  别名:红活美、滇荆芥、土荆芥

  来源:唇形科滇荆芥属植物蜜蜂花Melissa axillaris (Benth.) Bakh. f. [M. parviflora Benth. non. Salisb.],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晒干。

  性味:苦、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吐血,鼻出血,麻风,皮肤瘙痒,疥疮。

  用法用量:1~2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鼻烟

  拼音:Bí Yān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茄科植物烟草的叶和入其他药材后制成的粉末。

  制法:《广大新书》:"造鼻烟法:香白芷二分,北细辛八分,焙干,猪牙皂角二分,焙干,研薄荷二分,冰片三厘,干烟丝为君。干(烟)丝一钱,必配福烟六、七分许。上药各为细末,酌量配合,不必拘分量。以色如棕色者佳。"

  功能主治:《纲目拾遗》:"通关窍,治惊风,明目,定头痛,辟疫。""能追风发汗。"

  用法用量:外用:搐鼻。

  摘录:《中药大辞典》

  鼻涕果

  别名:蜜心果、粘心果

  来源:水东哥科水东哥属植物锥序水东哥Saurauia napaulensis DC.,以根及果入药。根全年可采;果秋季采,晒干或鲜用。

  性味:苦,凉。有毒。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止血。用于骨折,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疮疖。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根或果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鸨肉

  拼音:Bǎo Ròu

  英文名:Bustard as food

  别名:原动物大鸨又名:独豹、鸨、地鵏

  出处:出自《饮膳正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鸨科动物大鸨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tis tarda Linnaeus

  原形态:大鸨,体形较大,体长约达1m左右,体重一般为9kg左右。头、颈及前胸皆深灰色,喉部近白色,满被细长的纤羽;纤羽在喉侧向外突出如须;后颈基处棕栗色,上体余部为浅棕色,布满粗阔的黑色横斑,斑间杂以虫蠹状黑斑。翼阔大,小、中覆羽灰而具白端,大覆羽和大部分的三级飞羽纯白,次级和初张飞羽黑褐而短,中央尾羽棕色较浓,而黑斑较疏,先端白色;两侧尾羽的白色扩展,最外的尾羽几乎全白,仅于近羽端处具一黑色横斑。雌鸟喉部无须。虹膜暗褐色,嘴铅灰色,先端近黑。脚和趾暗铅灰色,仅有三趾,爪黑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栖息于广阔的草原上。其间多有起伏高处10余米,低处多为潮湿的洼地。善奔走飞行缓慢。主要以植物为主食。

  资源分布:繁殖于我国北部。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新疆、山东、江苏、河南等地。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胃经

  功能主治;益气补虚;祛风蠲痹。主身体虚弱,风湿痹证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

  各家论述:《饮膳正要》:补益人。去风痹气。

  摘录;《中华本草》

  鸨油

  拼音:Bǎo Yóu

  别名:地鵏油、老鵏膏

  来源:鹤形目鸨科大鸨Otis tarda L.,以脂肪入药。

  生境分部:我国东部地区的西部,冬迁我国北部。

  炮制:冬至翌春猎捕,捕后去毛及内脏,煮肉,将漂于上面的油脂收集起来,再放入锅内,炼去水分,放凉即得脂肪。

  功能主治:补肾,解毒,润肤。主治脱发,痈疮肿毒,肌肤粗裂。

  用法用量:1~2匙;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鸊鷉

  拼音:Bì Tī

  英文名:Grebe

  别名:鷉、须赢、刁鸭、油鸭、水彾仃、水葫芦、水鷉、水攒、水子钻、王八鸭子、小乌鸭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鸊鷉科动物小鸊鷉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diceps ruficollis(Pallas)[Colymbuc ruficollis Pallas]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捉,取肉,鲜用或烘干。

  原形态:鸊鷉,小型鸭类,体长约26cm。嘴窄而尖,黑色,尖白,嘴裂附近黄绿色。虹膜黄色。上体大多黑褐色,颈侧红栗色。下体白灰相杂,偶有褐色。脚近尾端,石板灰色,趾端具阔爪,趾侧具瓣状蹼膜。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水草丛生的湖沼或泽地。善潜水,常在双结队游于水面,营浮巢于芦苇丛中。捕食水栖昆虫等动物性食物。

  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以东北及东部沿海一带较多。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缩尿固脱。主遗尿;痔疮;脱肛

  用法用量:内服:煮、炙,适量;或烧焦研末,每次15g,每日2次。

  摘录:《中华本草》

  鳖脂

  拼音:Biē Zhī

  别名:鳖膏(《本草拾遗》),鳖油(《现代实用中药》)。

  出处:《纲目》

  来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脂肪。

  功能主治:①《本草蒙筌》:"眼睫倒毛签入,可资除害。"

  ②《现代实用中药》:"为滋养强壮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鳖胆

  拼音:Biē Dǎn

  出处:《纲目》

  来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胆或胆汁。

  化学成分:Amyda japonica的胆汁,含两个内酯:三羟基甾族胆烷酸内酯,及其多一"CH2"的内酯。

  功能主治:治痔漏。

  复方:治痔疮痔漏:鳖胆一个,取汁磨香墨,入麝香、冰片少许,鸡毛蘸涂。(《周益生家宝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不凋木

  拼音:Bù Diāo Mù

  别名:格棒子、格棒棒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小叶石积木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teomeles schwerinae Schneid.var.microphylla Rehd.et Wils.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割取地上部分,切段晒干。

  原形态:小叶石积木,落叶或半常绿多刺灌木,高1-2m。枝开展,幼时紫褐色,被疏灰白色柔毛,老时黑褐色,无毛奇数羽状复叶具小叶15-31片,边叶柄长1.5-3cm,宽1-1.5cm,近于无毛;托叶披针形,早落;小叶片椭圆形、长圆状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3-5mm,宽2-4mm,先端急湖或短尖头,表面深绿色,背面被疏短柔毛;小叶近无柄;叶轴具猛烈翅;花两性,伞房花于枝顶,有花3-8朵;总花梗与花梗均被疏柔毛;苞片线状披针形,被柔毛,时落;萼裂片5,卵状三角形,与萼筒近等长;花瓣5,狭卵形,白色;雄蕊20,花柱5,基部被柔毛,柱头头状。梨果卵形,直径5-6mm,蓝黑色,宿萼反折。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参拔750-2700m的山坡、路旁、干燥河谷两岸、松林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性温

  功能主治:益肾;调中。主腰膝酸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伴蛇莲

  拼音:Bàn Shé Lián

  别名:鸡爪大王、拳参、马蜂七、草血竭

  出处:出自《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革叶蓼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coriaceum Sam.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50cm。根茎肥厚弯曲,黑褐色,具多数须根,有残存叶柄;茎直立,不分枝,无毛。基生叶叶柄长6-8cm,茎生叶几无柄;托叶鞘膜质,褐色;叶片革质,长椭圆形,长10-18cm,宽2-5cm,先端钝或锐尖,基部楔形或常有狭翅,叶缘网状,叶脉反卷,上面无毛,下面叶脉有疏毛。穗状花序顶生,长4-7cm;两性花;苞片膜质;花被5深裂,红色或粉红色,小花梗伸出苞片外;雄蕊8,长于花被,花药紫红色;柱头3枚。花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高山草地、山坡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湿热痢疾;腹泻;痈肿;痔疮;牙龈肿痛;口糜;汤火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1.《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解毒,收敛,生肌。治毒蛇咬伤,汤火伤,痢疾,腹泻。

  2.《广西药植名录》:清热,收敛,去积,产后补血。治肠胃湿热,赤痢,口糜,痈肿,痔疮,火伤。

  摘录:《中华本草》

  保山附片

  别名:草乌

  来源:毛茛科保山附片Aconitum nagarum Stapf,以块根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功能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用法用量:加工品。

  注意:有大毒。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八仙花

  拼音:Bā Xiān Huā

  别名:粉团花、紫阳花(《现代实用中药》)。

  出处:《植物名实田考》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绣球的根、叶、花。春、夏季采收。

  原形态:落叶灌木。小枝粗壮,有明显的皮孔与叶迹。叶大而稍厚,对生,椭圆形至宽卵形,长7~20厘米,宽4~10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除基部外有粗锯齿,上面鲜绿色,下面黄绿色;叶柄长1~3厘米,伞房花序顶生,球形,直径达20厘米;花梗有柔毛;花极美丽,白色、粉红,色或变为蓝色,全部都是不孕花,萼片4,宽卵形或圆形,长1~2厘米。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我国各地园林与民间常有栽培,变种很多。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苦微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①《现代实用中药》:"抗疟药,功效与常山相仿。又用于心脏病。"

  ①《四川常用中草药》:"治疟疾,心热惊悸,烦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外用:水煎洗或磨汁涂。

  复方:①治疟疾:八仙花叶三钱,黄常山二钱,水煎服。

  ②治肾囊风:粉团花七朵,水煎洗患处。

  ③治喉烂:粉团根,醋磨汁;以鸡毛涂患处,涎出愈。(选方出《现代实用中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八宝茶

  拼音:Bā Bǎo Chá

  英文名:root of Przewalsk Euonymus

  别名:甘青卫矛。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八宝茶的带翅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przewalskii Maxi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八宝茶 小灌木,高达2-5m。枝常具四条木栓棱或窄翅。叶对生;叶柄长1-1.5mm,叶片长倒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4cm,宽5-15mm,先端常渐窄。聚伞花序有3-7花,总花梗细长如丝,长1.5-2.5cm;花深紫色,直径5-8mm,4数,雄蕊蕊无花丝;子房每室有2-6颗胚珠。蒴果紫色,扁倒圆锥形,4浅裂。种子1至数颗,黑紫色,基部一半为橙红色多皱假种皮包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阴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甘肃、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瘀调经;通络止痛。主有经不调;产后瘀阴腹痛;跌打肿痛;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注意:孕妇慎服。

  各家论述:《青海中草药名录》:枝条有活血、破瘀的功能。

  摘录;《中华本草》

  霸王七

  拼音:Bà Wánɡ Qī

  别名:万年炦、炦七。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凤仙花科植物野风仙花的块根。9~12月间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凤仙花"条。

  性状:干燥块根呈纺锤形或长椭圆形,长约2~4厘米,相约1厘米。内心松泡不坚实,有油浸状。产四川。

  性味:性微寒,味辛苦,无毒。

  功能主治:祛瘀消肿,解毒。治跌打损伤及痈疮。

  用法用量:内服:浸酒,一日量5~8钱;或研末。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痈肿:霸王七、散血草、刺三甲、蛇藨草。共捣绒涂。

  ②治脚生肥毒:霸王七捣绒涂。

  摘录:《中药大辞典》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友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