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迭香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迷迭香

  拼音Mí Dié Xiānɡ

  英文名Herb of Rosemary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1.《植物学大辞典》:迷迭香之叶,用为通经药。又将其枝叶蒸馏之,采取迷迭油,以之供外用,亦间有内用者。此油有毒,故用时若其量过多,足以致死。

  2.据美国药局方,迷迭香油每次可用0.2-0.4ml。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迷迭香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smarinus officinalis L.

  采收和储藏:5-6月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达2m。茎及老枝圆柱形,皮层暗灰色,不规则的纵裂,块状剥落,幼枝四棱形,密被白色星状细绒毛。叶常在枝上丛生;具极短的柄或无柄;叶片草质,线形,长1-1.2cm,宽1-2mm,先端钝,基部渐狭,全缘,向背面卷曲,上面稍具光泽,近无毛,下面密被白色的星状绒毛。花近无梗,对生,少数聚集在短枝的顶端组成总状花序;苞片小,具柄;花萼卵状钟形,长约4mm,外面密被白色星状绒毛及腺体,内面无毛,11脉,二唇形,上唇近圆形,全缘或具很短的3齿,下唇2齿,齿卵圆状三角形;花冠蓝紫色,长不及1cm,外被疏短柔毛,内面无毛,冠筒稍外伸,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2浅裂,裂片卵圆形,下唇宽大,3裂,中裂片更大,内凹,是倾,边缘为齿状,基部缢缩成柄,侧裂片长圆形;雄蕊2枚发育,着生于花冠上唇的下方,花丝中部有1向下的小齿,药室平行,仅1室于花冠下唇的下方,花丝中部有1向下的小齿,药室平行,仅1室能育;花柱细长,远超过雄蕊,先端不相等2浅裂,裂片钻形,后裂片短;花盘平顶,具相等的裂片;子房裂片与花盘裂片互生。花期11月。

迷迭香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生境分部原产于欧洲及非洲地中海沿岸。我国引种栽培于园圃中。

  化学成分全草含橙皮甙(hesperidin),香叶木甙(dios-min),滨蓟黄甙(cirsimarin),结合卵果蕨甙(phegopolin),楔叶泽兰素-3-O-葡萄糖甙(eupafolin-3-O-glucoside),楔叶泽兰素O-葡萄糖甙(eupafolin-4-O-glucoside),高车前甙(homoplantagi-nin),尼泊尔黄酮甙(nepetrin),芹菜素-7-葡萄糖甙(apigetrin),木犀草素-3-O-葡萄糖醛酸甙(luteolin-3-O-glucuronide)[1],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5-羟基-,7-二甲氧基黄酮(5-hydroxy-4,7-dimethoxyflavone),4,5-二羟-7-甲氧基黄酮(4,5-dihydroxy-7-methoxyflavone),鼠尾草苦内酯(carnosol),迷迭香碱(rosmaricine),异迷迭香碱(isorosmaricine),表-α-香树脂醇(epi-α-amyrin),α-香树脂醇(α-amyrin),β-香树脂醇(β-amyrin),白桦脂醇(betuli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n),β-谷甾醇(β-sitosterol)[2],芫花素(genkwanin),7-乙氧基迷迭香酚(7-ethoxyrosmanol),迷迭香酚(rosmanol)[3],7-甲氧基迷迭香酚(7-methoxyrosmanol)[4],熊果酸(ursolic acid),19α-羟基熊果酸(19α-hydroxyursolic acid),2β-羟基齐墩果酸(2β-hydroxyoleanolic acie)[2],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3],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5],鼠尾草酸(carnosic acid)[4]。此外尚含唇形草鞣质酸(labiatic acid)[2]。

迷迭香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根含紫杉双醌(tarodione),7α-羟基总状土木香醌(7α-hy-droxyroyleanone),陷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6]。

  枝、叶中含有抗菌作用的挥发油0.48%-0.52%,其中含α-蒎烯(α-pinene),樟烯(camphene),1,8-桉叶素(cineole),龙脑(borneol),樟脑(camphor),α-和β-松油醇(terpineol),松油烯-4-醇(terpien-4-ol),马鞭烯醇(verbenol),乙酸龙脑酯(bornyl ac-etate)等[2]。

迷迭香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药理作用迷迭香制剂在妇科中可用作催经药,对更年期的神经紊乱所引起的月经过少或停经,可用此加速月经来潮。有慢性胆囊瘘的狗以迷迭香碱5-10mg/kg静脉注射,能促进胆汁的排泄。选迭香碱还能加强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有催眠、抗惊厥作用。5-20mg/kg可降低麻醉猫的血压,此乃由于对心脏的抑制及扩张血管所致。它还能防止大鼠的实验性胃溃疡,其毒性不大。迷迭香叶的挥发油对金黄色萄萄球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等有肯定的抗菌作用,效力是中等度的。与蜀葵根作成的混合油剂可促进头发的生长。迷迭香中所含香叶木甙能降低兔毛细血管渗透性,作用比芦丁强。对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的治疗效果比芦丁好,并且毒性低。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发汗;健脾;安神;止痛。主各种头痛;防止早期脱发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外用:适量,浸水洗。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主恶气。

  2.《国药的药理学》:芳香健胃,亢进消化机能。

  3.《中国药植图鉴》:强壮,发汗,健胃,安神。能治各种头痛。和硼砂混合作成浸剂,能防止早期秃头。

  摘录《中华本草》

  木莲

  拼音:Mù Lián

  别名:木莲果

  来源:木兰科木莲属植物木莲Manglietia fordiana (Hemsl.)Oliv.,以果、树皮、根皮入药。树皮、根皮全年可采,果实在八月成熟未裂之前摘取。

  性味:辛,凉。

  功能主治:止咳,通便。用于实火便闭,老年干咳。

  用法用量:树皮、根皮或果实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花生衣

  拼音:Huā Shēnɡ Yī

  别名:花生皮

  来源:豆科落花生属植物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 L.的种皮。收集红色种皮,晒干。

  性味:甘、微苦、涩,平。

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  功能主治:止血、散瘀、消肿。用于血友病、类血友病,原发性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病出血症,术后出血,癌肿出血,胃、肠、肺、子宫等出血。

  用法用量:1~2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牿岭勾儿茶

  拼音:Gù Lǐnɡ Gōu ér Chá

  别名:勾儿茶、紫青藤

  来源:鼠李科勾儿茶属植物牿岭勾儿茶Berchemia kulingensis Schneid.,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性味:微涩,温。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产后腹痛,通经,小儿疳积,骨髓炎。

  用法用量:1~2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白蘑

  别名:口蘑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白蘑Tricholoma mongolicum Imai,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部:夏秋两季雨后,尤其在立秋前后大量地产生在草原上,形成“蘑菇圈”。分布于河北、内蒙古。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宣肠益气,散血热,透发麻疹。主治小儿麻疹欲出不出,烦躁不安。

  用法用量:1两,水浸软后切碎,水煎服,1次服完,日服2次。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奇蒿

  拼音:Qí Hāo

  别名:刘寄奴[江苏、上海]、南刘寄奴、千粒米、六月霜

  来源:菊科艾属植物奇蒿Artemisia anomala S. Moore,以带花全草入药。8~9月花期采收,连根拔起晒干,打成捆。防止野露雨淋变黑。

  性味:辛、苦,平。

  功能主治:清暑利湿,活血行瘀,通经止痛。用于中暑,头痛,肠炎,痢疾,经闭腹痛,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外用治创伤出血,乳腺炎。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或干品研粉敷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秋海棠茎叶

  拼音Qiū Hǎi Tánɡ Jīnɡ Yè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Evans Begonia

  出处出自《陆川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秋海棠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evansiana Andr.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茎、叶、洗净、分另切碎、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通常80cm。地下具球形块茎。茎直立粗壮,多分枝,光滑,节部膨大。叶腋间生珠芽;叶互生,叶柄长5-12cm;托叶披针形;叶片斜卵形,长8-20cm,宽6-18cm,先端尖,基部偏斜。两面生细刺毛,叶下面和叶柄部带紫红色,边缘有细尖牙齿。花单性,粉红以,直径2.5-3.5cm;雌雄同株,成腋生的叉壮聚伞花序;雄药被片4,外2片圆形较大,雄蕊多数,聚成头状,花丝成1总柄,花药黄色,雌花被片5,在内的较小,雌蕊1,由3心皮分生,子房下位,花柱3歧,柱头扭曲状。蒴果长1.5-3cm,上有3翅,其中1翅通常较大。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湿处,野生或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北至河北、山东。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湿暖、潮湿、半阴或荫蔽,夏季要凉爽,忌高温、干旱及强光,要求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而湿润的土壤。

  栽培技术 用扦插繁殖。春、秋季扦插,以秋季较好,选择健壮茎杆截成长12-15cm,剪去叶片,按行株距6cm×6cm斜插于苗床上,入沙深度为插穗的1/2,甭压紧后浇水,经常保持湿润,插后40-50d可以定植,按行株距30cm×30cm开穴,每穴种1析。

  田间管理 定植后,每年松土除草3-4次,春夏间和秋冬间各追施草木灰、堆肥或厩肥1次。

  化学成分叶含吲哚-3-已酸氧化酷(indole-3-acetic acidoxidase)[1],又含草酸(oxalic acid)[2].

  性味味酸;辛;性微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散瘀止痛;杀虫。主咽痛种痛;疮痈溃疡;毒索咬伤;跌打瘀痛;皮癣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绞汁含濑。

  各家论述1.《药性考》:捣汁治咽喉痛。

  2.《陆川本草》:生肌、消肿。捣敷疮痈溃疡。

  摘录《中华本草》

  野颠茄

  拼音Yě Diān Qié

  英文名Herb of Soda-apple Nightshade

  别名颠茄、山马铃、大丁茄、小颠茄、天茄子、假茄子、红颠茄、黄贡茄、鬼茄、竻丁茄、红果丁茄、丁茄、地茄、狗桔、刺茄、洋海茄、刺天茄

  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牛茄子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anum surattense Burm. F.[S.aculeatissimum Jacq.;S.ciliatum Lam.]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牛茄子,多年生直立草本至灌木,高30-60cm。植物体除茎、枝外各部均被具节的纤毛,茎及小枝具淡黄色细直刺。叶单生或成对互生;叶柄精壮,长2-5cm;叶片宽卵形,长5-14cm,宽4-12cm,先端短尖,基部心形,5-7裂或中裂,裂片三角形或近卵形,脉上有直刺。聚伞花序腋外生,短而少花;花梗纤细,被直刺及纤毛;萼杯状,有刺,5裂;花冠白色,5裂,裂片披针形,端尖;雄蕊5,着生于花冠喉上,花药顶裂;子房球形,2室,胚珠多数。浆果扁球形,直径约3.5cm,初绿白色,成熟后橙红色,基部有带细刺的宿存萼,果柄长2-2.5cm,具细直刺;种子干后扁而薄,边缘翅状,直径约4mm。花、果期1-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路六荒地、疏林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地。辽宁、河南有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根近圆柱形,分枝而扭曲,顶端有时附具细直皮刺的残茎,茎枝无毛,或切成2-3cm的短段,直径5-15mm。表面灰黄色,刮去栓皮后呈白色。体轻、质松,断面黄白色,有裂隙,髓心淡绿色。气特异味苦、辛。

  以大小均匀、不带地上茎者为佳。

  化学成分浆果中含有澳洲茄碱(Solasonine),澳洲茄边碱(β-solamargine)和刺茄碱(Soiasurine)。

  性味味苦;辛;性微温;有毒

  功能主治镇咳平喘;散瘀止痛。主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胃痛;风湿痛腰腿痛;瘰疬;寒性脓疡;痈肿疮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研末,0.3-0.9g。外用:适量,捣敷: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跌打肿痛,痈疮肿毒:鲜癫茄根捣敷;或用癫茄茎叶晒干煅存性为末,调茶油敷患处。(《广东中草药》)②治扭挫伤:丁茄、姜黄、韭菜根,共捣烂外敷。(《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③治小儿口腔炎:癫茄茎叶,煅存性研未,加冰片少许,涂患处。(《广东中草药》)④治冻疮:丁茄,煎水熏洗患处。(《广西实用中草药》)⑤治小儿疳积:鲜癫茄果一至二枚,切开。加猪肝蒸熟,去癫茄取猪肝吃。(《广东中草药》)⑥治肝硬化腹水:癫茄种子,炒黄研未服。(《广东中草药》)⑦治胃痛:天茄子根,晒干研细粉,痛时服一克,儿童酌减。(《全展选编·外科》)⑧治牙痛:天茄子种子,置烧红之瓦片上,用竹管吸烟熏之。(《全展选编·外科》)

  各家论述1.《广西药植名录》:全株:治胃痛,损伤,蛇咬伤,感冒,疟疾,瘰疬。

  2.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散瘀止痛,镇咳平喘。治风湿性腰腿痛,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鲜叶捣敷跌打损伤。

  3.《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抗菌,活血散瘀,麻醉镇痛。治跌打损伤,冻疮,寒性脓疡,慢性骨髓炎,淋巴结结核,脚癣。

  摘录《中华本草》

  丁香罗勒

  别名:臭草

  来源:唇形科丁香罗勒Ocimum gratissimum L. var. suave (Willd.) Hook. f.,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我国南部有栽培。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祛风利湿,散瘀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胃腹胀满,消化不良,胃痛,肠炎腹泻,跌打肿痛,风湿关节痛;外用治蛇咬伤,湿疹,皮炎。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七叶莲

  拼音Qí Yè Lián

  别名小叶鸭脚木、汉桃叶(《广西中草药》),手树、七加皮、七叶蘑(《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七叶烂(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鹅掌藤的根或茎叶。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常绿藤状灌木,全株有香气。茎绿色,有细纵纹,光滑无毛。掌状复叶,互生;小叶通常7枚,总柄长7~9厘米;托叶在叶柄基部与叶柄合生,显着;小叶片长卵圆形,长9~16厘米,宽2.5~4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圆形,全缘,革质,上面绿色,光泽,下面淡绿色,网脉明显;小叶柄长1~3厘米,中间的最长。伞形花序,集合成圆锥花丛,顶生;花青白色,花萼5齿裂;花瓣5片,分离,卵形;雄蕊5。浆果球形,成熟时黄红色。花期春夏。

  生境分部生于山谷或阴湿的疏林中。分布贵州、广东、广西、浙江、台湾等地。

  性味微苦,温。

  ①《广西中草药》:"性温,味辛。"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甘,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治风湿痹痛,胃痛,跌打骨折,外伤出血。

  《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行气止痛,活血消肿,壮筋骨。治急性风湿性关节炎,胃痛,骨折,扭挫伤,腰腿痛,瘫痪。"

  用法用量内服:煎扬,3~5钱。外用:捣烂敷患处。

  注意孕妇慎用。

  复方①治风湿关节痛:七叶莲、红龙船花叶、大风艾各适量。共捣烂,用酒炒热后,敷患处,用布包扎。(《广西中草药》)

  ②治跌打损伤:七叶莲、酒糟各适量。共捣烂,用芭蕉叶包好煨暖,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③治外伤出血:七叶莲适量。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临床应用①止痛

  对于各种类型的疼痛,如尿路结石感染、胆道结石感染、骨折、溃疡病、肠蛔虫病、胰腺炎、风湿痛、各种癌肿及手术后的疼痛等,均有一定的镇痛效果。㈠肌肉注射:取干品制成注射液,每毫升含生药6克,肌肉注射,成人每次2毫升,2岁以上每次1毫升,2岁以下每次0.5毫升,必要时重复注射。观察66例,结果疼痛消失25例,明显减轩23例,缓解12例。起效时间最短10分钟,绝大部分在半小时内。无明显副作用。㈡穴位注射:以每毫升含生药1克的注射液,于中脘穴作穴位注射,治疗消化道疼痛96例。治后疼痛消失者72例,显效14例,好转7例,无效2例。起效时间最短3分钟,最长35分钟,平均13分钟。有谓七叶烂根穴位注射的止痛效果胜于阿托品,且不会产生象阿托品那样的副作用。㈢口服煎剂:每天用本品根、茎、叶干品0.5~1两,水煎,分两次服。

  此外,对神经性疼痛,取七叶莲全草煎剂行离子进入疗法,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30分钟。观察16例,痊愈(疼痛完全消失)10例,好转(疼痛减轻或次数减少)5例。一般治疗2~3次即显疗效,疼痛次数减少或减轻。

  ②麻醉

  以每毫升含生药2克的注射液作耳穴注射麻醉,用于口腔科拔牙、颌骨囊肿切除术、颌骨骨折复位等112例,麻醉效果满意或较好者达89.4%。

  备注云南地区所用的七叶莲为密脉鹅掌柴的全株,功效相同。其原植物为常绿小乔木,高5~7米。掌状复叶,小叶5~7片,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5~4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至阔楔形,全缘,小叶柄长2~4厘米。圆锥花序长约16厘米;花白色,芳香,花梗明显。浆果球形,成熟时暗紫色。

  摘录《中药大辞典》

  九仙草

  拼音Jiǔ Xiān Cǎo

  别名山柏枝、绿珊瑚、撒花一棵针、一棵松(《云南中草药》),九龙草、珍珠草、小星宿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细须草、酒草(《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檀香科植物长叶百蕊草或西域百蕊草的全草。夏、秋采集,晒干。

  原形态①长叶百蕊草

  多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全株浅黄色。根圆锥形,分叉。茎直立,纤细,丛生,多分枝,枝具棱线。叶互生,线形,长2~5厘米;宽0.2~0.4厘米,先端尖,全缘,老叶3全裂。花绿白色,单生叶腋,多朵排列为带叶的总状花序;花梗长约10厘米;苞片3,其中1片呈叶状,2片特小;花被下部筒状,上部5裂。小坚果卵状球形,长约2毫米,表面有纵纹。种子1枚,近球形,浅棕黄色。

  生于荒坡草丛中或疏林下。分布于云南等地。

  ②西域百蕊草

  多年生纤细草本,高15~20厘米。茎直立,丛生,多分枝,粉绿色,有细条纹。叶互生,质厚,线形,长约3厘米,先端锐尖,全缘,具一中脉。花小,黄白色,单生于叶脓,其下有一叶状线形苞片。花被5裂,花被裂片先端钝圆,内面有毛;花柱外露,柱头头状。小坚果球形。径约2.5毫米。花期夏季。

  生于山坡草丛中及松林下。分布于云南。

  性味辛苦,凉。

  ①《云南中草药》:"甘、微苦,寒。"

  ②《云南中草药选》:"微辛,凉。"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解痉。治感冒,中暑,小儿肺炎,咳嗽,惊风。

  ①《云南中草药》:"退热解痉,消炎杀虫。治小儿肺炎,咳嗽,肝炎,小儿惊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虫积,血吸虫病。"

  ②《云南中草药选》:"解表,清热。治感冒,中暑,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蒸鸡蛋服。

  复方①治小儿肝热虚烧:九仙草、柴胡、黄芩各三钱,水煎服。

  ②治小儿疳积,夜盲:九仙草,研末加糖煮,或蒸鸡蛋吃。

  ③治腓肠肌痉挛,风湿疼痛:九仙草、过山龙各二钱,煎水点酒服。(选方出《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友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