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称北溪-2管道不再泄漏气体

这张9月26日的卫星照片显示的是,丹麦附近海域的“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点。 (新华社/图)

2022年9月27日,丹麦国防部发布了一段“天然气泄漏”视频:在丹麦博恩霍尔姆岛的附近海域,大股气体从波罗的海海底涌出,汇聚成直径约一公里的白色漩涡。

经丹麦和瑞典政府证实,泄漏的天然气来自连接俄罗斯至德国的两条海底管道:北溪1号和北溪2号。

北溪1号于2011年正式运行。北溪2号建成于2021年,由于俄乌冲突,该管道尚未运营。泄漏发生前,两条输气管道内仍储存有天然气。截止到9月28日,两条管道内共发现四个天然气泄漏点。

“蓄意破坏”

北溪管道泄漏不是一次简单的管道破损事故。

在9月26日0时和17时,瑞典地震中心分别记录到两次水下爆炸,其中一次达到了2.3级地震水平,震源在丹麦博恩霍尔姆岛附近。次日,丹麦国防部公开的视频中出现了三处气体泄漏点所形成的漩涡。

“24小时内发生三处气体泄漏的可能性很小。”丹麦能源局局长克里斯托弗·博措夫抛出了疑问。

北溪天然气管道深埋于海面之下70米至90米处,外壁由钢筋混凝土包裹,可以承受深海压力。美国《纽约时报》认为,破坏海底天然气管道需要极大的力量。

“目前暂时无法判断爆炸是否造成了天然气管道的泄漏,但炸掉天然气管道的爆炸威力至少要达到100公斤TNT。”瑞典地震中心地震网络负责人比约恩·隆德(Björn Lund)说。

“人为破坏北溪管道”的质疑声扑面而来。9月27日,丹麦和瑞典的领导人先后表态称,北溪管道泄漏是一起“蓄意破坏行为”,但不对两国构成威胁。

美欧官方并未对“谁造成北溪管道泄漏”作出明确表态。

“北溪管道泄漏是袭击所为,我们尚未证实是谁所为。显然这件事情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在9月27日表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威胁要对欧洲能源基础设施的“蓄意破坏”做出回应,但她没有提及谁可能是幕后黑手。

部分猜测声音将“北溪管道泄漏”的矛头指向美国和俄罗斯。

“这是典型的混合战争。而俄罗斯是最可疑的幕后黑手。”德国联邦议会国防委员会主席斯特拉克·齐默尔曼指责,从粮食、难民到能源,普京正在动用一切手段让欧洲人陷入恐慌。

事件发生后,乌克兰总统顾问米哈伊洛·波多利亚克迅速发了一条英语推特称:“天然气泄漏是俄罗斯对欧盟策划的恐怖袭击。它将破坏欧洲经济,引发社会恐慌。”他还向欧洲盟友呼吁,“向乌克兰提供坦克是更好的安全投资”。

俄罗斯政府否认了外界对俄罗斯的指控。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对北溪管道泄漏表示强烈关切,他暗示,美国天然气供应商正借此机会从欧洲获得“巨额利润”。

俄罗斯媒体列举出了更多美国意欲破坏北溪2号的“证据”,如在2022年上半年,美国总统拜登、美国副国务卿均曾在不同场合威胁“若俄乌开战,北溪2号将无法推进”。

泄漏事件发生后,美国杂志《海上力量》2022年6月的一篇报道被外界翻出。该报道称,美国海军6月曾在博恩霍尔姆岛的海底管道附近进行大规模水下无人机演习。

目前,俄罗斯、欧盟正在对“北溪管道泄漏”原因进行全面调查。

“北溪泄漏事故可能是针对俄罗斯的,也可能是俄罗斯发起的。”欧洲智库布鲁盖尔研究员西蒙娜·塔利亚皮特拉说,它或成为俄罗斯与西欧(在能源问题上)永恒决裂的信号。

陷入政治漩涡

北溪管道一向是俄欧能源博弈的焦点。

北溪1号和2号是两条离岸天然气管道,它们均从俄罗斯维堡出发,穿越波罗的海,延伸至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

受欧美对俄经济制裁的影响,俄罗斯开始一步步掐断欧洲能源供给。2022年6月中旬,俄罗斯先宣布将北溪1号输气量削减至40%。进入夏季,俄罗斯再次以设备故障、检修零件为由暂停十天供气。到了9月初,俄罗斯直接宣布无限期中止北溪1号输气。

与此同时,给欧洲“断气”的俄罗斯正在肆意浪费着本国的天然气。英国广播公司8月报道发现,靠近芬兰边境的一家俄罗斯工厂,正在每天烧掉价值约1000万欧元的天然气。

美国有线广播公司评论,北溪管道早已成为美俄欧之间的“政治足球”。

北溪2号更加命运多舛,它的铺设过程困难重重,并在建成之后撞上了俄乌冲突,尚未输送过天然气,就要面临停运风波。

北溪2号的海地管道开建于2018年,由于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多次阻扰,其间几次停建。

“俄罗斯正在用北溪2号将德国变为俘虏。”特朗普曾经几度放话威胁欧洲各国,禁止参与该管道修建。2019年6月,美国国会出台《保护欧洲能源安全法案》,制裁北溪2号项目施工方。同年12月,特朗普在《202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提出制裁参与北溪2号的公司和个人,包括吊销其美国签证和在美资产。

当时,时任德国总统默克尔坚决反对美国干涉北溪2号。她坦言,“北溪2号对俄、对德乃至整个欧洲都非常重要。”

欧盟内部对修建北溪2号也存在分歧。以德国为首的部分支持北溪2号投产,但波兰、波罗的海则担忧直通管道会降低其过境运输国的利益,还会使欧洲在能源上受制于俄罗斯。

尽管2021年9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建成了北溪2号管道。但随着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欧盟在政治立场上倒向美国,德国总理朔尔茨毅然宣布“中止北溪2号的启用审核程序”。

长冬难熬

“俄罗斯可能完全切断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2022年夏天,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早已感受到了能源危机。她几次在会上敦促欧盟成员国将天然气总体消费量减少15%。

近年来,由于内部开采分歧、天然气市场化和监管失灵等因素,欧盟自身的天然气产量萎缩,其越发依赖物美价廉的俄罗斯天然气。俄乌冲突前,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占欧盟消费量的40%。

自俄乌冲突以来,欧洲能源价格直线走高。美国高盛9月初预测,每个欧洲家庭将面临每月500欧元的能源账单,远高于2021年的每月160欧元。

“这个秋天将充满挑战,冬天也将更加艰难。”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揶揄称,欧洲凛冬将至,居民只能开小火做饭,尽量不洗澡,人们用的是世界上最贵的天然气……

高企的能源账单引发欧洲社会不满。2022年9月初,大约7万人聚集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抗议生活成本飙升。在欧盟总部比利时布鲁塞尔也有数千人走上街头。

能源危机动摇欧洲大众对乌克兰的支持。半岛电视台援引最新德国民调显示,目前只有58%的德国人支持制裁俄罗斯,这一数据在俄乌冲突初期是65%。

“能源危机是一场真正的噩梦。的解决办法是欧洲间的团结。”英国《金融时报》编辑克里斯·吉尔斯撰文称,乌克兰的胜利不应以冻结德国、奥地利和捷克等地生活为代价。

北溪管道泄漏事故发生后,天然气市场价格再次抬升。9月27日,欧洲天然气价格风向标荷兰TTF暴涨约20%。

面对俄罗斯“断气”危机,欧洲各国正在非洲、中亚等国寻找“能源备选方案”。美国《大西洋月刊》报道称,西班牙正在通过水下管道从北非进口天然气;欧盟正在与阿塞拜疆签署新合同,将天然气从土耳其的管道运往南欧。

9月27日北溪管道泄漏之际,挪威、波兰和丹麦领导人在波罗的海共同出席了一条新天然气管道的开通仪式。该管道被欧洲视为“摆脱对俄能源依赖的关键”。

南方周末记者 顾月冰 南方周末实习生 何宇晴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友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