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百余名女兵被日军包围,聂荣臻下死命令:部队打光也要救出

  •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1年9月,晋察冀军区司令员杨成武接到了聂荣臻元帅的命令:“后方一百多名白求恩女校学生被困!就算把部队打光也要把她们解救出来!”

闻言,正带领部队辗转躲避日军大扫荡的杨成武,立刻率部一头扎进了茫茫大山,悲壮的梯子沟突围战就此拉开序幕。

杨成武

那么,面对数倍于己日军的围追堵截,杨成武到底有没有将白校女兵们救出?

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岁月中,这群平均年纪尚未到二十岁的年轻女兵,又展现出了怎样的革命风采?

女医务兵深陷重围

1940年8月,在中共中央的部署下,我军在华北战场发动百团大战,对日伪军造成沉重打击,抗日战争取得空前胜利。

然而,损失惨重的日本军队很快便卷土重来,并于次年秋天,对我军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报复。

1941年9月,日军华北战场司令官岗村宁次出动7万兵力,分三路向太行山晋察冀根据地袭来。

为保存抗日力量,晋察冀军区按照中共中央的作战部署,决定暂避锋芒。杨成武将军把部队化整为零,分头突围,很快分区大部队便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而他自己则是带着警卫连、侦察连共计700多人暂留狼牙山,一边与敌人周旋一边掩护大部队撤离。

然而就在这时,聂荣臻将军却突然传来消息:“白求恩女校还有一百余位女医务兵没有突围成功,就藏身在花塔山一带。”

随后,聂帅向杨成武下了死命令:

“不惜一切代价,就算把部队打光也要把人救出来!”

杨成武没有丝毫犹豫,立刻集结部队重新钻进了敌人的包围圈。凭借对地形的熟练掌握,他们很快在大山里发现了被困的女兵们。

不过当时的情况却远远超出聂帅一开始提供的情报,因为山里除了大批女医务兵,还隐藏了两千余名老乡、后勤人员。

突如其来的情况让杨成武有些措手不及,他立刻展开地图,与众人一起研究新的突围路线。

原本他们计划接上女兵以后,迅速朝着紫荆关一带奔去,与大部队汇合。

可现在队伍一下子变成了3000多人,其中又有不少老弱病儒,正面突围必然行不通,只能想办法避开敌人眼线,悄悄转移出去。

再三考虑之下,杨成武将军决定,先把大部队转移到人迹罕至的花塔山一带,那里位于日军的背后,相对安全。

于是,杨成武将军带领部队沿着龙潭湖西北大峡谷,在拂晓时分悄悄爬上了花塔山。

此时的战士们经过数个日夜的急行军早已经精疲力尽,更何况那些身子骨更弱的女兵和百姓们。一爬上山头,众人便纷纷倒在了地上。

龙潭湖

杨成武将军却不敢有丝毫的大意,他指示电台人员:“马上传电,了解一下周围的情况。”

旁边的参谋小声说道:“这里远离居民区,又地势险峻,不会有敌人追过来吧?”

可杨成武却不这么认为,多年征战沙场的经验告诉他,这次的转移恐怕不会那么容易。

果不其然,当第二天早上太阳升起的时候,杨成武拿起望远镜看向山下,顿时吓了一跳。

此时的花塔山已经被密密麻麻的日军帐篷包围了,或许对方还没有发现山上的众人,但搜山是早晚的事。

杨成武立即喊醒众人,商量接下来的对策。

聂荣臻

参谋长黄寿发指着山下的包围圈急切地说:“敌人接连布置了好几道包围圈,想要冲出去怕是很难。”

一旁的高鹏副司令也在着急:“现在该怎么办?”杨成武眉头紧锁,良久之后发话道:“通知部队做好准备,随时等待命令。”

此时侦查人员也向杨成武报告了情况,花塔山已经被三面包围,北面虽说没有敌人,但那里是山崖峭壁,非常难走。

杨成武将军后来每每回忆起这段经历总会忍不住皱起眉头:

“如果只有我们这些战士倒还好说,大家都是从战火中走过来的,可现在有那么多手无寸铁的群众,还有一帮柔弱的女医务兵。

她们都是革命队伍中的人才,我必须将所有人都带出去。”

花塔山下的日军

看着眼前一个个脸庞稚嫩的女兵,杨成武内心生出了无限的关怀和无奈。

“有没有其他路能突围?”杨成武问当地地区领导。

“没有了,这座山被围成了铁桶。”区领导一脸绝望地回答说。

这时,一个当地百姓提出:“西北还有一个叫梯子沟的小山谷,那里可能走出去。”

一瞬间,众人将目光集中到了这位老乡身上,老乡紧接着说道:“但是那里很危险,山谷坑坑洼洼,里面还有齐腰深的水。”

这样的情况对于女兵和老弱妇孺来说的确很难走,可当下也确实没有其他选择。

梯子沟

就在杨成武将军在思考其中的利害时,侦察兵再次传来消息:“西南方向冒出来一股敌人,看路线像是冲着花塔山顶来的。”

这时女医务兵们纷纷站出来称:“司令员,突围吧!我们能行!”

白求恩学校的丁一队长也坚定地表示:“司令员,我们是学生,更是八路军战士!请不要为我们担心!”

杨成武扫了一圈周围的战士、百姓、女医务兵,终于下达了从梯子沟突围的命令。

他特意叮嘱战士们:“守在老乡和女医务兵的两侧和前后,不许任何一个人掉队!”梯子沟突围行动就此展开。

梯子沟惊险突围

花塔山西北方向的地形陡峭险峻,刚下过小雨的山顶又湿又滑,一不小心就会掉下黑黝黝的山崖。
杨成武将军带人在前方开路,就连战士们都需要手脚并用向前攀爬,更何况那些体弱的女兵和百姓。

他们有的被战士搀扶着,有的拉着一旁的绳头,缓步向前移动。行进过程中甚至有好几个身影不幸跌落了下去。

此时花塔山下的日军已经开始列队前进,朝着花塔山山顶包围过来。

晚年杨成武

杨成武通过望远镜看到这一幕,着急地站到了一块高耸的巨石上,一边观察前方地形一边指挥大家前进。

杨成武告诉众人,一部分日军正向山顶方向搜寻过来,另一部分朝着石家庄子方向奔去。

闻言,区领导猛然想到:“石家庄子是后方医院所在地,那里还有大批伤员没有突围出来!”

区领导马上把情况报告给了杨成武,杨将军顿时眉头紧皱,良久后他开口说道:“看来敌人还没有发现我们,不过石家庄子的伤员也必须要救回来。”

女医务兵照顾伤员

“后方医院有多少伤员?”

“伤员加上医疗人员大约三百人左右。”

一旁的黄寿发也补充说:“那里的伤员大多是从前线战场转移过来的,基本都是身受重伤、无法行走的重伤员。”

听到这个消息,杨成武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当时的情况下,他手里只有700多兵力,如果派过去几百人将伤员抬回来,从梯子沟转移时一旦被日军发现,大部队就会陷入万分危急之中。

可石家庄子那里300多条人命如果置之不理,等待他们的必然是日军的屠戮。

就在杨成武左右为难时,区队长和白求恩学校的女兵们说:“司令员,让我们去吧!一方面我们对地形熟悉,另一方面伤员在路上也需要医务兵们照顾。”

杨成武想都没想便拒绝了这个提议,不过白校的女兵们一听到要回去救伤员,一个个立刻鼓足了精神,围到杨成武身边央求道:

“司令员,我们能挺住,现在只有我们最合适回去!”

其实杨成武的心里也很清楚,让区队长带着女医务兵们回去解救伤员,自己带领战士们守卫梯子沟,这是的办法。

只是真的要将这个命令传达下去的时候,他却怎么也开不了口。

毕竟让一群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岁的女兵下山执行任务,对她们来说异常艰巨,只要被敌人发现,几乎就是死路一条。

最后杨成武做出决定:“挑选女医务兵中体力好的骨干,在区队长的带领下前往后方医院解救伤员。”

与此同时,杨成武命令侦察连和三连据险守卫梯子沟两侧山地,顶住即将上山的日军,掩护大部队从梯子沟转移。

为了确保女医务兵能够返回,杨成武对两位连长下了死命令:“后方伤员和女兵没有赶回来之前,就是死也得给我顶住!否则不要回来见我!”

就这样,大部队兵分三路开始行动。女兵们义无反顾地奔向了后方医院,大部队的撤离工作和守卫工作也在同一时间展开。

此时石家庄子的后方医院中,医护人员仍旧在忙着抢救伤员。白校女兵抵达后,众人迅速用担架组织伤员撤离。

转移的时候,由于担架和人手不足,一些不愿拖累大家的重伤员甚至选择了吞枪自杀。

还有一位有身孕的护士在撤退时正好赶上了难产,她拼尽全力生下孩子后,需要在三四个人的搀扶下才能走路。

眼看情况万分危急,她在半路上说什么也不愿再走下去,推开身边的护士,一头跳进了旁边的龙潭湖。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大部队也在杨成武将军的带领下开始翻越梯子沟。

这片山沟雾气弥漫、两侧都是悬崖峭壁,一旦进入其中便没有了回头路。

杨成武将军担心行踪被敌人发现,于是提前嘱咐高鹏副司令:“你带队在前面保护群众,我带着警卫连在后方掩护,防止敌人扑上来。”

显然,杨成武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因为在大部队刚刚开始翻过梯子沟,山腰处就传来了交火的声音,这意味着日本人已经知道了山上有八路军的情况。

转移途中的士兵及家属

不过虽说日军来势汹汹,但好在我军战士按照杨成武将军的部署,提前占据了山口两侧有利地形,敌军的进攻被死死地钉在了山腰处。

侦察连和三连的几百名战士寸步不让,拼死为大部队争取着转移时间。好在白校女兵们在行动中并未受到敌人的追捕,她们带着伤员顺利回到了梯子沟。

这天上午十点,3000多人陆续冲出了梯子沟。

不久后执行掩护任务的侦察连和三连也追了过来,战士们个个灰头土脸,身上满是血迹。

在他们的背上,还有多名受重伤的战士和已经牺牲的战友的遗体。

参与指挥掩护任务的黄寿发参谋汇报说:“敌人攻上花塔山扑了个空,在石家庄子医院也没有抓到人,发现我们的踪迹后就疯狂的追了过来。”

“伤亡情况怎么样?”杨成武一脸悲戚地问。

“四五十名战士牺牲,其余人多少都受了伤,三连长也牺牲了......”

杨成武看着地上一个个从红军时期就跟在自己身后的战士,现如今却已经成为了一具具冰冷的尸体,他的心在滴血。

“报告,前方大坪地村没有发现敌人!”侦查员的声音将杨成武从巨大的悲痛中拉了回来。

狼牙山

一旁的高鹏催促道:“司令员,现在还没脱离危险,我们要尽快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杨成武闻言赶忙整理好情绪,召来后勤部、白校、后方医院以及区领导等人,共同商议下一步的打算。

血染梯子沟

此时众人距离最近的根据地还有一百多里路,于是后勤部的同志表示:“我么带着不少行李,行动不便,往前的路大家又不熟悉,我们后勤部还是向南转移吧。”

杨成武赞成了这个决定,紧接着回过头对白校的众人说:“你们就被跟我们分开了,跟着我们到狼牙山北面去。”

可白校的领导们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丁一队长表示:“前面还有一百多里山路,女兵们现在一步也走不动了,况且还有几百名伤员,带着我们一起走早晚会被日本人追上。”

而白校王院长也认为:

“就算白校的女同志们能走动,这些伤员也很难走出去,要不我们就在这里告别吧,我们休息一阵就去一区队所在地,那里的敌人已经撤离,应该不会有问题。”

杨成武明白现在的情况,但多年的革命经验告诉他,越是艰苦的境地越有可能出现变故,因此他一再规劝白校众人跟自己走。

但无奈的是,现状就是如此残酷,带上白校众人和伤员就是走不了。最后,杨成武也不得不尊重对方的决定,在此兵分三路而行。

杨成武带着军区机关部队火速朝着大坪地村赶去,后勤部也开始南下,梯子沟一带只剩下白校的200余名女兵和大批伤员。

众人在梯子沟出口的洼地上休息了一阵,王院长等人便准备招呼大家向一区队所在的完县转移。

可就当大家准备起身离开时,梯子沟北侧山头冒出了一股日军。

“山上有日本鬼子!”

伴随这道尖锐声音而至的,还有日军的子弹和炮火。还未等众人反应过来,日本人的机关枪就吐出了火舌。

王院长、丁队长等人迅速组织为数不多的武装力量进行抵抗。

“保护伤员!快撤!”王院长声嘶力竭地吼道。

此时担架上的伤员也明白自己难逃一死,一个个对着身边的女医务兵吼道:“快走,带着学生们走!”

但这些白校女兵们宁死不屈,誓要与伤员共存亡。

很快山上的日军冲了下来,众人没有武器阻挡,就把石头、拐杖当武器,用手抓、用嘴咬的方式同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凡是尚能活动的女兵、伤员,尽数站了出来,与敌人扭打在一起。一时间,梯子沟洼地喊杀声、嘶吼声响作一团。

在这场战力极不对等的战斗中,白校女兵与伤员们很快败下阵来,边打边退到断湖口一处峡谷地带。

王院长、丁一队长等人早已战死沙场,仅存的几十名白校女兵用血肉之躯铸成了一道墙,掩护着身后的伤员后撤。

此时杨成武将军率领的部队早已经达到狼牙山北麓,对梯子沟洼地发生的惨剧浑然不知。

好在行军速度较慢的后勤部听到了后方传来的枪声,意识到白校众人可能遭遇了不测。

他们立刻调头往回赶,最终惊险万分地救下了五十余名白校女医务兵。

当天,杨成武将军等人在狼牙山歇息时,便收到了大坪地情报站传来的消息:“后方医院伤员和白校女兵被敌人包围了,只有四五十人冲了出来。”

杨成武将军自从参加革命以来,参加过大大小小上百场战役,见过无数次战友的牺牲,但他从未掉过一滴泪。

可这次白校女兵们的牺牲,让他痛哭流涕,也让他终生难忘......

白求恩学校学子遇难遗址雕像

结语

一群十八九岁的年轻女兵,她们尚未来得及走出学校、走上战场,就牺牲在了日寇的刺刀和子弹之下。

她们本是被营救的一方,最终却成为了施救者。

不管是在恶劣环境中跟随大部队急行军,还是冒着生命危险冲入敌占区挽救伤员,又或者是与手持枪炮的日本军面对面搏杀,这些白校女兵从未退缩过,她们是当之无愧的巾帼英雄。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友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