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朔尔茨总理访华,这些德国企业这样说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高莘】11月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随行的德方经济代表团引人关注,他们被视为德国在经济合作上重视中国市场的象征。过去6年,中国一直是德国更大的贸易伙伴,在经贸领域,去年中德两国贸易额2453亿欧元,同比增长22.5%。到2021年,与中国的贸易占德国对外贸易的9.5%,今年上半年又创下新高。在世界经济格局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德两国对未来合作空间的探索,必将对世界经济、两国发展和两国人民产生重要意义。

在前瞻领域拓展合作

11月4日,在朔尔茨访华期间,在航空业举足轻重的空客公司与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签署了140架空客飞机的批量采购协议,总价值约170亿美元。其中A320系列飞机132架、A350飞机8架。

同日,中国智能驾驶计算方案提供商地平线就与大众汽车集团旗下软件公司CARIAD成立合资公司的事宜对《环球时报》记者做出了回应。地平线认为,中国是全球智能汽车的核心市场,德国是全球领先的汽车工业强国,双方成立合资公司,既可助力大众在华加速推出自动驾驶本土化解决方案,助力转型,又可以使地平线的业务迈上新台阶,获得国际头部车企认可,加速推进智能汽车的普及应用。此前,大众发布消息称,将为本次合作投资24亿欧元。这次在德方经济代表团中,大众汽车集团CEO奥博穆位列其中。

资料图

德新社2日称,据德国工商总会的数据显示,德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越来越多。目前约有5000家德国公司活跃在中国市场。今年前6个月,德国企业在华直接投资总额为100亿欧元,创下历史更高半年投资记录。这次在代表团中的12家德国企业共涉及8大领域,体现中德在环境保护、能源利用、智能制造、金融服务、食品生活等领域的拓展空间。

德国柏林经济学者阿尔韦德·凯塞尔对《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表示:“中德两国经济互补性非常强,可进一步开拓的领域有很多,比如农业、再生能源、汽车制造等等。两个都追求经济全球化,这不仅有利于两国,也有利于世界。”

在德方经济代表团中的还有拜耳集团管理委员会主席沃纳·保曼。拜耳作物科学业务板块近期与杭州钱塘区签署投资协议,落户新供应中心,预计2025年投入生产运营。拜耳作物科学公共关系经理连萌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中国的数字化环境为拜耳发挥农业低碳经验提供助力。在农业技术加速创新的今天,拜耳正在中国布局数字化农业规划战略,并以数字化手段带动传统农资销售。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来华前,巴斯夫首席执行官薄睦乐回应了欧洲对巴斯夫在中国增投巨资建新工厂的批评。他说,与其抱怨,还不如仔细审视一下自身不足。

另一家德国化学巨头瓦克集团也表示,公司业绩的增长有很大一方面原因在于公司产品契合了中国的低碳发展新趋势。

随朔尔茨访华的拜恩泰科公司(BioNTech)在中国也有巨大的合作空间,它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方面。

资料图

高水平开放提供新机遇

今年是汽车产业合资股比放开的年。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在德方经济代表团之列。齐普策表示:“近期中国政府有关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坚持创新等表态令人鼓舞。我们看好中国市场的中长期发展前景。”他认为德方的此次访问释放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德中两国将继续加强经贸合作。

11月4日,在双方携手十载之际,梅赛德斯-奔驰与清华大学签署了为期5年的全面合作协议,推动这一长期合作再上新台阶,共同打造中德产学研合作范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崔凡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与上世纪80年代的“以市场换技术”相比,现在的内涵发生了新变化,我国现在推进高水平开放,有着促进技术交流、引进竞争的特点,是互利双赢的技术贸易。他认为,缺乏交流的技术发展将是缺乏国际视野的。而对于在技术贸易中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崔凡认为,在中国知识产权体系的建设中,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给中国提供了帮助。随着中国科技水平的增强,双方对知识产权更高标准的需求在逐步接近。

此外,他也对记者说,中国知识产权贸易仍处于发展中水平,申请量高,但是应用比例还有待提高。在知识产权的效果、效率、转化、应用上,欧洲仍然走在中国前面。

资料图

中企在德稳步发展

目前,在德国投资的中资企业数量超过2000家。华为、中远、宝钢、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企业都在德国设立欧洲或德国分公司。近两年,中国汽车品牌纷纷开始在德国市场布局。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在德国投资2.4亿欧元建汽车电池工厂。德国统计网站Statista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中国对德国交通运输业的投资约为250亿美元,是中国在德国投资更大的领域。后面依次是房地产、技术、金融、能源等领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蓝庆新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德贸易往来紧密,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贸易合作网络,尤其中德机电产业贸易发展较快,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占重要比重,未来中德应在贸易便利化、自由化方面不断进行深化,在数字服务贸易和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方面拓展更大空间。

延伸阅读:

如约而至,11月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将率领商业代表团访问中国。针对一些西方政客鼓吹要与中国脱钩,朔尔茨用行动进行了反击。

朔尔茨对此次访华有多重视?11月2日,朔尔茨在《法兰克福汇报》撰文直言,即便世界局势发生变化,中国仍是德国和欧洲重要的经贸伙伴,德国不想也不能与中国脱钩。在全球性问题上,中国发挥着关键作用,德中应寻求符合双方利益的合作。

“我们寻求符合双方利益的合作。我们不会忽视分歧。这是德国和中国开诚布公交流的一部分。”朔尔茨在文章中说,中德高层会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实现,“因此,直接对话现在变得更加重要”,“我才来到北京”。

朔尔茨

在这篇自述文章中,朔尔茨谈到五个要点:

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5年或10年前的中国了。

第二, 不仅中国发生了变化,世界也发生了变化。“没有一个是另一个的‘后院’。多极世界中出现了新的权力中心,我们的目标是与所有这些中心建立和扩大伙伴关系。”

第三, 即使在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中国仍然是德国和欧洲重要的商业和贸易伙伴,我们不想与之“脱钩”。

第四, 我们同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一样,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第五, 自己是以德国总理身份,同时也是作为欧洲人前往北京。虽然不代表整个欧洲说话,但德国的对华政策只有嵌入欧洲的对华政策中才能是成功的。因此出访前,他们与欧洲伙伴,包括法国总统马克龙等进行了协调。

阵容豪华的“商业大佬”随行团

大众、宝马、西门子、阿迪达斯、拜耳、德意志银行……这是中国民众熟知的德国品牌,也是德国媒体日前披露的随朔尔茨访华的经济界代表团成员。

据德国《商报》披露,这支商业代表团由12名德国企业高管组成,报道还称,100多家公司申请政府专机上令人羡慕的座位,最终12家获准,因为中国的商业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

据悉,此次随行的12家德企分量十足。既包括来自汽车、化工、制造业等德国传统优势产业的代表,也包括德国拜恩泰科(BioNTech)等新兴的生物科技公司,覆盖了中德经贸中的重点领域与潜力行业。

(图片来自:环球网)

美国高压下的德国战略刚需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执政16年中访华12次,巩固了中德友谊。

2022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朔尔茨延续了“前辈”的意愿,期盼巩固中德关系。

国际舆论对朔尔茨访华之行标注了多个“”标签:

1.中共二十大闭幕后,北京“密集双边外交周”迎来的西方大国领导人;

2.是朔尔茨本人就任德国总理后的访华;

3.是新冠疫情爆发后,首位抵京访问的西方领导人。

可就算众多标签加身,朔尔茨此行也是压力满满。

在朔尔茨动身前,提前送了中国一份“厚礼”,德国政府批准中企投资汉堡港。

而在这之后,路透社11月2日在一篇报道中说,有美国国务院官员“自曝”,美方曾“强烈建议”德国政府不要让中企对汉堡港的集装箱码头持有控股权,此消息并未得到德国政府证实。

媒体报道

报道声称,美国甚至还出手干预了这次交易。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国务院官员向记者透露,美方一直在与欧洲盟国“合作”,以确保有关方仔细研究任何中国在“引发安全问题的战略领域”的投资,并适当地采取措施。

好在朔尔茨最终顶住了压力,让投资计划顺利达成。

对于美国对德国施压,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1月3日表示,中德之间的务实合作是两个主权之间的事情,美方不应无端攻击,更没有资格插手干预。美方官员对于干涉包括所谓伙伴在内的别国事务洋洋自得,这充分暴露了他们一贯的霸权主义心态。

赵立坚

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已经导致德国经济前景黯淡。即便这样,今年以来,一直有部分西方媒体、机构等不断鼓噪对华“脱钩”。

如今,德国总理朔尔茨率领12位德国商界访华,对德国而言既是“刚需访问”,也是对那些“脱钩”言论的回击。

“今日俄罗斯”更是在文章中指出,朔尔茨此次访华是向美国表态,即在华盛顿试图迫使各国站队之际,德国不会对中国关闭大门。柏林不准备充当华盛顿的傀儡而牺牲本国福祉。

正如我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所说,任何鼓吹“中德经贸脱钩”的人都需要回答一个直接的问题:德国企业在中国失去的,在哪里能够弥补?

(文章综合:环球时报,长安街知事,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等)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友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