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被掌掴男童家出售的房屋已下架

鲁某某家人上门致歉

鲁某某被刑拘后,他的家人因上门致歉受到关注。不过从传出的视频来看,又是跪地、又是哭诉,与其说是致歉,不如说是求情。当然很大程度上,这也比较符合国人对“恶性伤害事件”后“家属致歉”的想象,所以即便有些违和感,但是也算是“正常发挥”。

因为普遍来讲,“恶性伤害事件”后,如果施害者家属对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属没有任何表示,那么不仅意味着施害者在施害时的行为很坏,情绪很冲动,还会被认为坏透了。毕竟从社会建构来讲,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往往会参照背后的家庭。

所以就算鲁某某的家人上门致歉不会被对方接受,但是该致歉还是要致歉的,因为这是个态度问题,不仅关乎道德义理,还关乎法理量刑。要知道,像这种影响巨大,但是后果相对可修补的“恶性伤害事件”,往往在量刑的问题上会考虑受害方的意见,也就是原谅与否跟量刑轻重是直接挂钩的。

由此再看又是跪地、又是哭诉的一幕,虽然看起来比较有失体面。但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讲,当一个家庭成员可能被重判时,那么所谓的个人尊严就变得不值一提了。之所以这样讲,倒不是要共情施害者家属的行为,而是希望人们能理解这种最原始的情感诉求。所以,即便认为鲁某某的行为“不值得原谅”,可还是要善待他的家人,不要对他(她)们进行人身攻击。

另外回到被掌掴男童家人“不接受致歉”的事情上,很多人认为,既然你家小孩把人家小孩打了,而且在没有妥善处理好的情况下,才引发后续的纠纷,所以该原谅还是要原谅,不要把事情闹大。这种说法,属于典型的息讼想法,也就是尽量不把事情闹大,能和平解决就和平解决。

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很多时候碍于当事双方对是非认知的不同,息讼更多体现在中间人或局外人的想法里。由此来讲,也就能理解被掌掴男童家人为何没有接受鲁某某家人的道歉,因为他(她)们对这场是非的理解更多是基于自己的得失,而局外人对这场是非的理解却基于整体的考虑,也就是既考虑到被掌掴男童家人的得失,也考虑到鲁某某及家人的得失。

因此在舆论层面出现“两家人都被骂了”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骂鲁某某及他的家人,主要是因为鲁某某的冲动打人行为。在这个问题上,不管是理解派,还是批判派,意见上都是一致的,也就是无论怎样,不该用暴力解决问题,尤其面对的是一个5岁的孩子。

至于骂被掌掴男童及他的家人,更多是在骂男童家人“挑起舆论”的手段。因为这件事情之所以会不间断地上热搜,主要在于男童家人放料的能力。如果说“鲁某某打人”视频属于“弹”,那么“鲁某某家人致歉”视频就属于“第二弹”。在这些视频的放出上,显而易见是有维权的意思,但同时也会把“鲁某某”推上舆论的被告席。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之所以骂男童家人“阴险”,就在于“弹”和“第二弹”完全可以不放出的,尤其是“第二弹”。因为人们能理解放出“弹”是因为气愤,但是作为家属致歉的视频,其实不放出也完全不妨碍这件事情的正常处理。

甚至说回“弹”,其实男童家人把视频提供给警方,这件事情也是可以处理的。但是释放到舆论层面后,除却可能让“鲁某某”付出更多的代价,同时也把两个家庭推向舆论火炉,起码短期内,两个孩子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说到底,这两家人在面对这场连环纠纷上,其实都做得不好,都是在用“极端的方式”在让对方付出代价。鲁某某掌掴男童,从视频中可以清晰地听到,打只是方式,他真正希望的是,让男童“长记性”,也就是想通过“一巴掌”在为儿子讨回公道的基础上,还想彻底教男童如何做人。

同样的,被掌掴男童的家人也是一样,不仅希望法理层面严肃处理鲁某某,还要让舆论审判彻底把鲁某某及他的家人各种追问。毫不夸张地讲,经过舆论发酵后,鲁某某的周边也可能难逃次生舆论的影响,而且现在关于他所就职的医院,已经受到各种言论的围攻。所以不出所料,鲁某某在职业层面也难免受到影响。

而且有眼尖的网友还挖出,被掌掴男童的家人已经把事发那套房子挂在售房平台上了。虽然“有图有真相”,但也不好判断是不是因为这件事情作出的决定。不过可以确定是,经过舆论的发酵,这两家人即便过往是“好邻居”(被掌掴男童母亲接受采访时提到两个孩子是“好朋友”,玩得好层面),但是之后可能算是仇人了。因为从被掌掴男童的家人不停地放料来看,基本上就没打算低调处理这件事情,以至于鲁某某的家人再怎么卑微的道歉,也不能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只能算这场纠纷中必要的一个环节而已。

就此不得不承认,其实从被掌掴男童的家人决定把打人视频释放到网上时,就意味着两个家庭注定会遭到不同程度的谩骂。即便他(她)们之间可能有恩怨上的输赢,但是舆论层面,被骂是注定的命运,不仅关乎现在,也关乎往后。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友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