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伦称美政府债务违约或造成全球金融危机

原标题:耶伦称美政府债务违约或造成全球金融危机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1月20日警告,任何未能偿还债务的行为都是违约,如果联邦政府无法偿还债务,将引发美国经济衰退并产生广泛影响。

耶伦当天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表示,如果美国国会未及时提高债务上限,联邦政府无法偿还债务,“无疑将导致美国经济衰退”,很多人将失去工作,借贷成本也必将上升。她说,债务违约将引发美国主权债务评级下调,削弱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并可能“造成一场全球金融危机”。

资料图

耶伦当天表示,如果联邦政府未能履行支付义务,无论是对其债务持有人还是对社会保障受益人,“都构成实际违约”。财政部系统的建立是“为了按时支付所有到期的债务,而非优先考虑某一种形式的债务”。她强调,财政部为避免政府债务违约而采取的特别措施能支撑的时长难以确定,最早6月就可能耗尽。

耶伦此番言论是针对部分共和党联邦众议员提出以优先支付某些债务缓解财政部资金接近耗尽的情形而作出的回应。这些议员认为,在19日触及债务上限后,财政部可考虑优先支付美国国债利息以减少对金融市场造成的损害。

耶伦19日在致国会的信中称,由于联邦政府触及31.4万亿美元的法定举债上限,即日起财政部将采取特别措施,避免联邦政府发生债务违约。目前,国会两党正就提高债务上限展开对峙。对此,美国总统拜登20日表示,他正推动无条件提高债务上限。

延伸阅读

直新闻:刘先生,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与美国财长耶伦举行了面对面会谈。你认为,两人这次会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认为,这个主要目的,耶伦自己已经把它说出来了,那就是,中美两国有迫切需要,就宏观经济及财政状况进行沟通,不容许因缺乏沟通而出现误解。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美国摸不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向,不知道中国下一步会往哪里走,所以迫切需要当面向刘鹤来请教。

而在事实上,中方也早就知道外界对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疑虑,甚至累积了相当多的误会与误解。所以刘鹤在瑞士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发表主旨演讲的时候,已经是先声夺人解答了外界的疑虑,也就是,中国不会搞计划经济;第二,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重新关上;第三,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的任务,中国不会在短期内急于实现。

然而尽管刘鹤已经以斩钉截铁的态度进行了回应,耶伦仍然迫切地想要跟刘鹤沟通这些问题,这也就说明,中美之间的互不信任已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或者说美国对中国的误会和偏见已经是相当深了。当然,在美方对中国有疑虑的同时,中方对美国也有疑虑。中方希望从耶伦身上知道,美国为了应对通货膨胀而采取的激进加息措施什么时候结束,因为这对全球所有新兴经济体的金融稳定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中方还想知道,拜登政府能否解决美国面临的债务危机,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的安全。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中美两国各自制定什么样的经济政策以及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发展道路,属于中美两国的内政,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中美已经成为好比“连体婴儿”的情况下,中美两国各自的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方向,实际上又对对方以及对全球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我认为,这就是耶伦强调,不容许中美两国因为缺乏沟通而出现误解的原因。

资料图

直新闻:刘鹤在会见耶伦时指出,中美需要在气候、经济等问题上认真沟通和协调,他已准备好进行深入和务实的交流。对此,你又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认为,我们在关注刘鹤说了什么的同时也要关注刘鹤没有说什么。在美国对中国采取意识形态歧视政策、搞“印太战略”来遏制中国、搞产业链重组尤其是搞所谓“四方芯片联盟”来打压中国的科技发展,以及介入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大背景下,过去这几年来,几乎每一次中美别官员会晤的时候,都会谈及这些“绕不开”的问题。然而这一次,从已经透露出的所有信息来看,刘鹤不仅没有就这些问题跟耶伦发生争吵,甚至是几乎没有提及这些问题,而仅仅是呼吁中美要在气候和经济问题上进行认真的沟通与协调。从中我们也就可以再度看出中美对待两国关系的不同态度,耶伦在会见刘鹤的时候,着眼的仍然是中美关系的负面管理,也就是防止中美由竞争对抗演化为冲突,而中方着眼的则是要为中美关系做积极的加法,也就是通过合作来共同做大中美双方之间的共同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刘鹤真诚的态度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中美两国不仅同意要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开展合作,而且中方也表明欢迎耶伦财长在今年适当时候访问中国。这些都预示着,在中美关系经过近年来剧烈的碰撞产生了严重的内外伤之后,两国别官员正在按照中美元首在巴厘岛峰会时达成的共识,开始尝试着为中美关系疗伤止血。

不过我认为,虽然最近中美两国的接触与互动逐渐多起来了,我们还是要对未来的中美关系保持一份谨慎。要知道,拜登政府这次跟中方展开接触,是在用长达两年的时间从外围层面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布局,包括离间中欧关系、阻止了《中欧投资协定》的生效,演化“印太战略”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上的围堵,以及在经济上重组产业链对中国进行芯片卡脖子之后才进行的。这些都意味着,拜登政府是蹲好了马步有备而来,是来者不善的。

资料图

直新闻:根据路透社报道,拜登政府已经将中国澳门纳入管控对象,实施去年10月7日出台的针对中国内地的芯片出口管制措施。对此,你又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早就说过,芯片战不仅是中美经济与科技战的主战场,而且美国对中国的芯片卡脖子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逐步掐紧的。这个逐步掐紧是分三个层面来进行的:一个是将对华出口芯片的禁令,从高端芯片逐渐向中低端芯片延伸;二是要求包括欧盟、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等逐步加入由美国主导的这场芯片大战;三是在限制向中国内地出口芯片之后,还会将卡脖子的大手伸向中国的香港与澳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港澳实行的是跟中国大陆不一样的政治与经济制度,所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西方对中国内地进行经济封锁的时候,港澳成为了中国内地突破封锁的一个跳板,而在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过程当中,港澳又成为了中国内地实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桥梁,相当多的资金、技术、人才与西方产品,都是从港澳进入中国内地的。很显然,现在拜登政府实施中美高科技战尤其是芯片战的时候,要把这两个所谓的“漏洞”也给补上,其心思不可谓不歹毒。

作者丨刘和平,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编辑丨张思南,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友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