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知识有哪些?专业的中医养生方法是什么?

  中医养生机制是延缓人体器官功能忧愁焦虑和悲观,使人体弱多病;豁达喜悦和乐观,使人健康长寿。衰老,气是人体最基本最核心组成部分,精气神是人体经络之气的外在表现。通过疏通经络之气达到养生和治疗目的。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养生,是我现在在医院和诊所从事的工作(用手代针循经诊疗技术)热爱中医。

  中医养生的思想来源于《内经》<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发展至今形成了现在的未病防变和既病防变的思想。

  未病先防,即在没有生病之前预防疾病的发生,包括三点:

中医养生知识有哪些?专业的中医养生方法是什么?

  1. 法于自然之道:即顺应自然规律,对于四时不正之气能够及时回避,能够顺应<春夏养阳,春秋养阴>的法则,即春夏顺应生长之气以养阳,秋冬顺应收藏之气以养阴。现在流行的三伏贴,以及我们全净通的<排毒月>就是对<春夏养阳>的很好的诠释。

  2. 调理精神情志:保持精神上清净安闲,无非分之求。《内经》提出<五志过极化火>,避免情志过极,亦是防病的很好的办法。<范进中举>的故事中,范进就是一个五志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运动是步行。过极致病的很好的例子。

  3. 保持阴平阳密:调和阴阳是最好的养生方法。现行的众多养生方法,如按摩、拔罐、艾灸、药浴、盐包、泥灸以及在此基础上延伸出的其他方法,实际上都是使身体达到一个阴平阳秘,阴阳平和的状态。换而言之,凡是可以到达这一效果,都可以算作是养生。

  既病防变,即在疾病已经发生的情况下,防止疾病再次深入。如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到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必先实其脾气>,即对于肝胆系统的疾病,在治疗的同时要顾护脾胃之气,防止疾病的传变。这一点的把握需要具备专业素养的养生师、调理师才可以做到。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友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