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疽疮疡的症状

痈疽疮疡的症状

1、痈疽疮疡的症状

痈疽疮疡是常见的外科皮肤病症,一般发生于人的肢体和体表,是一种发脓疮病。痈疽疮疡又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当我们患上痈疽疮疡,一般症状表现为肌肉红肿,局部皮表疼痛肿胀,出现溃烂成脓。轻微情况是疼痛肿胀,症状加重就会出现身体发热、脉象不稳。痈疽疮疡不仅仅对于皮表伤害大,甚至可能伤害到脏腑器官。在中医外科外科疾病中,痈疽疮疡是比较常见的。痈疽疮疡的特点也十分明显,有发病速度快,病情局部严重的特点,痈疽疮疡还容易感染溃烂。

内痈疽生于脏腑(如胃脘痈、心痈、小肠痈等),虽同属痈证,但在辨证论治上与外痈多有不同。外痈疽系指发于体表的痈疽。初起无头,局部红肿热痛,界限分明,易肿、易脓、易溃、易敛。重者可有身热、口渴、脉数等。

痈疽疮疡的症状

2、痈疽疮疡的分类

2.1、有头疽系发于体表、软组织之间的阳性疮疡。因其初起患部即有单个或多个白色粟米样的疮头而得名。临证有虚实之分。实证治宜清热疏风,解毒活血。可内服仙方活命饮,外用金黄膏贴敷;虚证又有阴虚和气血两虚之不同,前者内服竹叶黄芪汤;后者内服托里消毒散;外治法同实证。

2.2、无头疽为发于筋骨之间或肌肉深部的阴性疮疡。包括附骨疽、流痰、肩疽等。多因毒邪深陷,寒凝气滞而成。证见患部漫肿无头,皮色晦暗,病程缠绵,甚至伤筋烂骨,难溃难敛。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内服阳和汤,外用阳和解凝膏。

3、痈疽疮疡的原因

多由外感六淫,过食膏粱厚味,外伤感染等致营卫不和,邪热壅聚,化腐成脓所致。体表、四肢、内脏的急性化脓性疾患,是一种毒疮。痈发于肌肉,红肿高大,多属于阳症,疽发于骨之上,平塌色暗,多属于阴症。现代医学解释其为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成群受细菌感染所致的化脓性炎,病原菌为葡萄球菌。疮面深而恶者为疽。是气血为毒邪所阻滞,发于肌肉筋骨间的疮肿。

痈疽疮疡的症状

痈疽疮疡的偏方治疗

1、加味三星汤,元参15克,焦山栀9克,金银花30克,蒲公英15克,生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便秘热结,加生首乌9克,以清热解毒而通利大便;局部坚肿殊甚,加炙山甲、皂角刺以消肿透脓;湿重者,加藿香、川朴、茯苓、滑石等以化湿渗湿。

2、鹿角托里汤,鹿角胶(或鹿角片)9克,生黄芪、白茯苓各12克,当归、白芍各9克,金银花15克,远志肉、生甘草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如阴盛火亢,有糖尿病史者,加天花粉12克,并倍用生芪。阳复、涌泉二穴,精气所生之地,寝时宜擦千遍。毒清则疮自愈。

3、黄芪托毒汤,生黄芪23克,当归身、陈皮、泽泻各6克,生白芍、广郁金各5克,怀山药、金银花、白茯苓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如食欲不振,加焦六曲12克,炒蔻仁、枳壳各3克;睡眠差,加炒枣仁12克;血虚,加制首乌9克。

痈疽疮疡的症状

痈疽疮疡的注意事项

1、保持居室安静、清洁、通风、凉爽,温度保持在20—22℃之间,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颜面疔疮患者宜少说话,不可迎风而卧,忌发怒和房事劳累。

2、经常和患者交谈,向其解释病因,以消除其顾虑,稳定情绪,避免各种不良的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3、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为原则。宜食流质和半流质饮食。如水果汁、蔬菜汤、绿豆汤等,鼓励多饮水。禁食酒类、辛辣、煎烤、生冷硬物、鱼腥、肥甘之品。

4、保持皮肤清洁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增强抗病能力,避免再次染毒。一旦发生疔疮要及时就医,切记过早挑剔。并且不要自行挤压,防止碰伤,以免感染扩散。避免阳光暴晒、蚊虫叮咬、抓伤碰伤。修剪指甲不宜过深,避免阵尖、竹、木刺伤;避免赤脚劳动。平时饮食清淡。保持大便通畅。

5、患病期间注意休息,保护患处,遵医嘱用药。恢复期间注意保护患处,避免再次染毒,影响伤口愈合。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友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