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猪油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雪猪油

  拼音:Xuě Zhū Yóu

  别名:大旱癞、土拨鼠

  来源:啮齿目松鼠科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 robusta (Milne-Edwards),以体内脂肪入药。

  生境分部:四川、西藏。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除风湿,解疮毒。主治脚生痒疮,风湿肿痛,臁疮久烂及湿热疮毒等症。

  用法用量:1~2钱。外用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岩青兰

  拼音:Yán Qīnɡ Lán

  出处:出自《高原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建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acocephalum rupestre Hance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多年一草本,高15-45cm。茎不分枝,四棱形,略带紫色,疏生倒向短柔毛。茎生叶对生;基生叶柄长3-15cm,茎生叶柄短或几无,被白色长柔毛;叶片三角状卵形,长1.4-1.5cm,宽1.2-4.5cm,先端钝,基部心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疏被柔毛。轮伞花序密集,通常呈头状,或稀疏排列呈穗状;苞片倒卵形或倒披会形,每侧有2-3带刺小齿;花萼长2-2.4cm,常带紫色,上唇3列,中齿宽约为侧齿2倍,呈倒卵状椭圆形,下唇2裂,裂齿狭披针形,齿间有小瘤;花冠蓝色,长3.8-4cm,唇形,上唇先端2裂,下唇3裂,中裂片更大,事扁长圆形;雄蕊4,后对较长,花药2室,叉状分开;子房4裂,花柱细长,柱头2裂。小坚果长圆形,光滑。花期7-8月,果期8-9月。

雪猪油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50-3100m的草地、山坡湿润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青海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凉肝止血。主风热感冒;头痛;咽喉肿痛;咳嗽;黄疸;痢疾;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代茶饮。

  各家论述:1.《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解热消炎。治风热头痛,喉痛咳嗽,外感夹食,胸脘胀满。

  2.《内蒙古中草药》:清热燥湿,凉肝止血。治头痛,黄疸,吐血,衄血,咽痛,痢疾。

  摘录《中华本草》

  石吊兰

  拼音:Shí Diào Lán

  别名:石豇豆、岩泽兰、赶山艽、石三七[江西]

  来源:为苦苣苔科吊石苣苔属植物石吊兰Lysionotus pauciflorus Maxim.,以全株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

  注:吊石苣苔Lysionotus carnosus Hemsl.也作石吊兰入药;石豇豆Lysionotus cavaleriei Levl、石光棍(岩参)Lysionotus settatus D. Don与石吊兰功效类似。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痰止咳,活血调经。用于咳嗽,支气管炎,痢疾,钩端螺旋体病,风湿疼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白带。

  用法用量:2~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香茅根

  拼音:Xiānɡ Máo Gēn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香茅的根,全年可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香茅"条。

  化学成分:根茎含生物碱0.3%。此生物碱具有吲哚环。

  功能主治:《岭南采药录》:"止心气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2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土蜂子

  拼音:Tǔ Fēnɡ Zǐ

  英文名:clay bee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日华子本草》:有食之者,须以冬瓜及苦荬、生姜、紫苏以制其毒。

  来源:药材基源:为土蜂动物赤纹土蜂和胡蜂科动物环黄胡蜂的未成熟幼虫。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colia vittifrons Sau.2.Vespula koreensis orbata Buysson

  采收和储藏:繁殖季节,掘出蜂巢,取幼虫,晒干。

  原形态:1.赤纹土蜂,体长15-24mm,体黑色。头棕色,单眼3个,复眼肾形,唇基黑色,大颚发达,黑色,有3个黑色的齿,触角深褐色。中胸背板黑色,后小盾片三角形,足部股节黑色,胫节铁锈色,翅褐色,腹部第1-6节后缘红棕色,腹部具两个黄色斑点。

  2.环黄胡蜂,体较大,长约17mm。头略呈卵圆形,复眼2个,单眼呈倒三角形,排列于两复眼顶部之间,触角1对。前胸背板黑色,但沿中胸背板处为黄色,光滑。中胸背板黑色。翅基片棕色,翅呈棕色。腹部3-6节背板全呈棕色,3-5节两侧隐有暗斑。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在土中筑多层巢。

  2.单栖性,筑巢于地穴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甘肃、山东、江西、河南、广东等地。

  2.分布于四川等地。

  性味:味甘;性凉;有毒

  归经:脾;肺经

  功能主治:祛风;止惊;解毒消肿。主小儿惊风;风疹瘙痒;咽喉肿痛;痈肿;丹毒;产妇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5-3g;或入丸剂。

  注意:1.《本草经集经》:“畏黄芩、芍药、牡蛎。”2.《日华子》:“有食之者,须以冬瓜及苦荬、生姜、紫苏以制其毒。”

  各家论述:1.《本经》:主痈肿。2.《别录》:主嗌痛。3.《本草拾遗》:主丹毒,风疹,腹内留热,大小便涩,去浮血,妇人带下,下乳汁。

  摘录《中华本草》

  川射干,中药名。为鸢尾科植物鸢尾的干燥根茎。性味苦寒。有清热解毒,祛痰,利咽之功效,常用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下面一起来看看川射干的功效与作用吧。

  川射干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祛痰利咽,用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症。

  1、川射干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

  2、川射干能降火,故古方治喉痹咽痛为要药。

  川射干清肺热而消痰涎,用治咳嗽痰喘,常与麻黄、紫菀、款冬等配合应用。川射干为治咽喉肿痛常用的药品,能清热毒、消肿痛,常和牛蒡子、桔梗、甘草等配合应用。

  相信大家对咳嗽并不陌生,很多情况下咳嗽这种疾病会伴随在我们的周边。咳嗽不爽或咳声重浊,吐出的痰黏稠、颜色黄,有少量血丝,不易咳出,口渴,咽痛,鼻流浊 涕;或伴发热,头痛,怕风,微有汗出;舌色红,舌苔薄黄。对很多人来说却不算什么疾病,甚至有些不重视和习以为常。认为只是一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种现象,但是如果我们不重视它,就会引发并发症。

雪猪油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川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用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

  柚叶

  性味:味辛、苦,性温。

  归经:归肺、肝经。

  煎法:

  适用体质:

  柚叶的功效与作用

  行气止痛,解毒消肿。

  柚叶主治

  主治头风痛,寒湿痹痛,食滞腹痛,乳痈,扁桃体炎,中耳炎。

  柚叶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

  含挥发油。

  柚叶禁忌 柚叶食用方法

  日常用法: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柚叶选方 1、治冻疮:柚叶30g,干姜10g。共煮水浸泡冻疮部位,每日2次,每次约泡半小时。2、治头风痛:柚叶,同葱白捣,贴太阳穴。 柚叶怎么吃 柚叶药用部位

  为芸香科植物柚的叶片,植物形态详"柚"条。

  柚叶选购保存

  夏、秋季采叶,鲜用或晒干备用。

  核桃叶

  拼音:Hé Tɑo Yè

  别名:胡桃叶

  来源:本品为胡桃科植物胡桃Juglans regia L.的叶。多鲜用,随用随采。

  性味:苦、涩,平。有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用于象皮种,白带过多,疥癣。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樱桃水

  拼音:Yīnɡ Táo Shuǐ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新鲜果实,经加工取得之液汁。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樱桃"条。

  制法:用鲜樱桃数斤,装入磁坛内封固,埋入土中,约深1米许,经7~10天取出,坛中樱桃已自化为水,即将果核除去,留取清汁备四体勤劳,节制食欲,细嚼慢咽,饭后漱口,睡眠充足。用。

  功能主治:治疹发不出,冻疮,汤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炖温。外用:涂。

  复方:①治疹发不出,名曰闷疹:樱桃水一杯,略温灌下。(王玷桂《不药良方》)

  ②治冻瘃疮:樱桃水搽在府上,若预搽面,则不生冻瘃。(《梁侯瀛集验良方》)

  ③治烧汤伤:樱桃水蘸棉花上,频涂患处,当时止痛,还能制止起泡化脓。(《河北中医药集锦》)

  临床应用:治疗冻疮

  取樱桃(八成熟)若干,装入瓷坛内,然后倒入75%酒精,以浸没樱桃为度,加盖密封,在背阴处挖坑将瓷坛埋入,待冬季取出应用。①轻度冻疮(皮肤红肿、痛痒、未破溃者):可用酒精浸液局部涂擦,每日数次,亦可取浸泡的樱桃(剖去核)肉贴患处或涂擦之。②重度冻疮(皮肤破溃或伴有感染):如疮面小,可用去核樱桃贴患处包扎即可。疮面过大,可取数个樱桃置辗钵内捣烂敷疮面包扎,每日更换1~2次。如疮面有脓液,应先用酒精浸液洗去脓汁而后敷药。用上法治疗轻度冻疮300余例,一般3日内治愈;重度冻疮100余例,多数在1周内治愈。

雪猪油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曾用樱桃水(樱桃冷藏未加酒精者)与樱桃酒分别在临床上作了对照,结果证明:后者比前者效果好。樱桃酒用后患处无灼窟感,且增强衷热、消毒,灭菌等作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盾果草

  拼音:Dùn Guǒ Cǎo

  英文名:root of Sampsonii hance

  别名:黑骨风、铺墙草、盾形草、野生地、猫条干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紫草科植物盾果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yrocarpus sampsonii Hance[Both-riospermum tenellum (Hornem.) Fisch.et Mey.var.majascu-lum Hayata;B.majasculum (Hayata) Suzuki]

  采收和储藏:4-6月采收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5-50cm。茎直立或斜升,常自下部分枝,全株密被开展的长硬毛和短糙毛。基生叶丛生,有短柄,叶片匙形,长3.5-19cm,宽1-5cm,先端钝,基部渐狭,两面均被具基盘的长硬毛和短糙毛;茎生叶较小,无柄,叶片狭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长2-8cm,宽1-2cm。花单生于叶腋或着生于腋外,或成蝎尾状总状花序,长6-16cm;苞片狭卵形或披针形;花萼5深裂,裂片狭椭圆形,背面和边缘有长硬毛;花冠淡蓝色或白色,花冠简较裂片稍长,裂片近圆形,开展,喉部有5个附属物呈线形,肥厚,有乳头突起,先端微缺;雄蕊5,花丝短,内藏着生于花冠简中部;子房小,花柱短,柱头头状,2浅裂。小竖果4,卵圆形,黑褐色,长约2mm,密生疣状突起,上部分裂成2层,外层的一轮有长齿,内层全缘,内外两层紧贴,呈碗状突起。花期4-5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路旁或石砾堆、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较细,1至数条,圆柱形,长10-30cm,表面枯绿色,具灰白色糙毛,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基生叶丛生,皱缩卷曲,湿润展开后,匙形,具柄,长3.5-19cm,宽1-5cm,枯绿色或深绿色,两面均具灰白色粗毛,茎生叶较小,无柄。叶片稍厚。有时可见蓝或紫色小花。或有两层碗状突起的小坚果,基顶部外层有直立的齿轮,内层紧贴边缘。气微味微苦。

  性味:苦;凉

  归经: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主痈肿;疔疮;咽喉疼痛;泄泻;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 煎汤,9-15g,鲜品30g。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性凉。有清热解毒、消肿的功能。用于肠炎、菌痢、痈疖疔疮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鸡子黄是中国传统中药的一种,它也是生活中的常见食材,是平时人们所吃鸡蛋中的蛋黄,它入药以后药用价值特别高,但人们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却不多,下面我就对它的功效与作用做一个具体的介绍,同时也会告诉大家鸡子黄的禁忌有哪些。

  鸡子黄功效与作用

  1、降低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是鸡子黄入药以后的主要功效,因为鸡子黄中含有大量的天然卵磷脂,这种物质进入人体以后,可以保持人体内脂质溶液的稳定性,而且它能促进人体内胆固醇和蛋白质结合,加快胆固醇的代谢,能减少胆固醇在人体血管壁上的积存。

  2、强壮身体滋补大脑

  鸡子黄中含有的卵磷脂和核黄素,都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成分,它们具有一定滋补强壮功效,而且能促进人体各器官生长发育,对保护它们的功能有重要好处,除此以外,卵磷脂还是构成人体细胞膜质的基本成分,它能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而且能促进脑细胞再生,平时食用能滋补大脑,也能提高记忆力。

  3、滋养皮肤

  鸡子黄对人类的皮肤还有明显滋补作用,因为它含有的磷脂,可以促进人体汗腺分泌,也能满足人体皮肤代谢时对不同营养的需要,可以促进皮肤细胞再生,平时经常食用鸡子华,既能滋养肌肤,又能减少色斑和皱纹生成。

  鸡子黄的禁忌

  鸡子黄药用功效出色,但是它不适合那些患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人群食用,另外平时食用鸡子黄还不能过量,不然会加重身体负担,不利于人体对它含有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

  海蕴

  拼音:Hǎi Yùn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海蕴科植物海蕴的藻体。

  原形态:藻体丝状粘滑,浅褐色至黄绿色,由丝状体组成的假膜体,外形呈圆柱形,常中空,具有不规则的二叉式小分枝,体高8~30厘米或更长,基部固着器为盘状。单室孢子囊椭圆形或倒卵圆形,多室子囊线形。

  附着在其它低潮线附近的藻体上,多数附着在绳藻或海蒿子的藻体上。

  生境分部:分布辽宁、山东、广东等地沿海。

  性味:《本草拾遗》:"咸,寒,无毒。"

  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瘿瘤结气在喉间,下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木槿叶

  拼音:Mù Jǐn Yè

  出处:《履巉岩本草》

  来源:锦葵科植物本槿的叶片。

  性味:①《品汇精要》:"性平,无毒。"

  ②《本草汇言》:"苦,寒。"

  功能主治:①《品汇精要》:"主肠风,痢后热渴。"

  ②《本草汇言》:"能除诸热。滑利能导积滞,善治赤白积痢,干涩不通,下坠欲解而不解,捣汁和生白酒温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外用:捣敷。

  复方:治疔疮疖肿:木槿鲜叶,和食盐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地核桃

  拼音:Dì Hé Tɑo

  别名:山核桃、箭头草、匙头菜(《贵州民间方药集》),银地匙、白毛叶地丁草(《泉州本草》),地丁子(《贵州民间药物》)。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为堇菜科植物毛果堇菜的全草。

  原形态:毛果堇菜,又名:球果堇菜。

  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壮横长。叶和花梗均根出。叶心脏形以至稍圆形,大小差异较大,长2~5厘米,宽2.5~6厘米,先端钝,基部凹入,边缘具浅圆锯齿,两面具粗线毛;叶柄长3~20厘米,具倒向粗短毛;托叶膜质,边缘有线状长毛。花梗长4~9厘米,中部具线状小苞片2枚,并有倒生疏毛;花淡紫色,花萼5,椭圆形,先端钝,基部及边缘稍有毛;花瓣5,倒卵形,花距短,长约3毫米;雄蕊5,下面2枚有蜜腺的附属物,延伸入花距内;子房上位,有毛,柱头弯曲,不分裂。蒴果近圆球形,长约8毫米,有毛。花期4月。果熟期7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阴湿地。分布我国东部以至西南部。

  性味:①《贵州民间药物》:"性凉,味苦涩。"

  ②《泉州本草》:"味甘微苦,性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血。治痈疽疮毒,肺痈,跌打损伤,刀伤出血。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治无名疔肿。"

  ②《泉州本草》:"清热解毒,退癀止痛。治痈疽肿毒,瘰疬恶疮,以及各种化脓性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用0.5~1两);或捣汁。外用:捣烂敷。

  复方:①治肺痈:毛果堇菜八钱,鱼腥草五钱,金剑草二两。水二斤,煎成一斤,分四次,调食盐或糖,每二小时服一次,续服五至七日。(《泉州本草》)

  ②治刀伤出血:地核桃捣烂,敷伤处。(《贵州民间药物》)

  ③治跌打损伤:地核桃三至五钱。捣汁,兑温酒服,并取渣敷患处。(《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橘白

  拼音:Jú Bái

  出处:《本草便读》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果皮的白色内层部分。选取新鲜的橘皮、用刀扦去外层红皮(即橘红)后,取内层的白皮,除去橘络,晒干或晾干。

  性状:干燥内层果皮呈黄白色海绵状的薄层块片,内表面常有橘络的痕迹。质疏松轻软,有弹性。气芳香,味微苦而甘。以片大、质轻软者佳。

  性味:《中国医学大辞典》:"苦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中国医学大辞典》:"和胃,化浊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

  各家论述:《本草便读》:"橘白,(橘皮)去外一层红皮。其味带甘,共功固不如橘皮,而补脾胃药中用之,自无燥散之咎。"

  摘录:《中药大辞典》

  芒硝

  拼音:Mánɡ Xiāo

  英文名:NATRII SULFAS

  来源: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

  性状:本品为棱柱状、长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及粒状。无色透明或类白色半透明。质脆,易碎,断面呈玻璃样光泽。无臭,味咸。

  化学成分:主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

  鉴别:本品的水溶液显钠盐(附录Ⅳ)与硫酸盐(附录Ⅳ)的鉴别反应。

  性味:咸、苦,寒。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用于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

  用法用量:6~12g,一般不入煎剂,待汤剂煎得后,溶入汤剂中服用。外用适量。

  注意:孕妇禁用。不宜与三棱同用。

  贮藏:密闭,在30℃以下保存,防风化。

  备注:(1)对实热积滞、大便秘结之症,常配合大黄相须为用,泻热导滞的作用较为显着。此外,芒硝外用能清热消肿,如皮肤疮肿,或疮疹赤热、痒痛,可用本品溶于冷开水中涂抹;口疮、咽痛,可用本品配合硼砂、冰片等外吹患处,有清凉、消肿、止痛的功效。

  (2)过去有朴硝、皮硝、玄明粉(元明粉)之分,认为朴硝杂质较多,芒硝质较纯,玄明粉质最纯,现均付精制品,不再区分。如需用粗制品,则处方注明“皮硝”。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名】天花粉 tianhuafen

  【别名】川花粉、栝楼根、花粉、楼根。

  【英文名】Radix Trichosanthis。

  【来源】葫芦科植物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或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的根。

  天花粉的功效与作用

  1、清热生津

  天花粉是一种性质微寒的中药材,它能清热解毒也能止渴生津,平时它可以用于人类热病伤津的治疗,也能治疗人类的肺胃热盛,在治疗时可以把天花粉单独煎汤服用也可以把它与知母还有生地以及芦根等中药材一起煎汤服用,这样会让它清热生津的功效更加出色。

  2、润肺化痰

  滋阴润燥清肺化痰都是天花粉的重要作用,平时人们出现肺燥、肺热或者咳嗽、咽干等不良症状时,都能服用天花粉,它既能润肺又能有让身体内的痰液稀释,能让它们快速排出体外。另外天花粉还能解毒消肿,它对人类经常出现的疮肿有很明显的治疗作用能让肿痛很快消退。

  3、提高身体免疫力

  天花粉中含有大量的植物蛋白,这些植物蛋白被人体吸收以后能促进身体内免疫球蛋白再生,也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另外人们服用天花粉以后还能让身体免疫功能提到明显调节,能增加人体抗过敏能力,也能预防多种癌症发生,对维持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

  天花粉的副作用

  天花粉是一种性质温和无毒的中药材,平时人们服用它以后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但生活中那些脾胃虚寒和腹泻便溏的人群都不能服用天花粉,不然会让身体的这些不良症状加重。另外天花粉平时还不能和乌头以及干姜还有牛膝等中药材搭配在一起服用,它们性质相克,一起服用会引起不良反应,会让人体出现明显中毒反应,这些也可以算是天花粉的副作用。

  芡实茎

  拼音:Qiàn Shí Jīnɡ

  别名:鸡头菜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睡莲科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的花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ryale ferox Salisb.

  原形态:芡 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全株具尖刺。根茎粗壮而短,具白色须根及不明显的茎。初生叶沉水,箭形或椭圆肾形,长4-10cm,两面无刺;叶辆无刺;后生叶浮于水面,革质,椭圆肾形至国形,直径10-130cm,上面深绿色,多皱褶,下面深紫色,有短柔毛,叶脉凸起,边缘向上折。叶柄及花梗粗壮,长可达25cm。

  花单生,昼开夜合,长约5cm;萼片4,披针形,长l-1.5cm,内面紫色;花瓣多数,长圆状披针形,长1.5-2cm,紫红色,成数轮排列;雄蕊多数;子房下位,心皮8个,柱头红色,成凹入的圆盘状,扁平。浆果球形,直径3-5cm,海绵质,暗紫红色。种子球形,直径约10mm,黑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池塘、湖沼及水田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西南等地。

  性味:甘;咸;平

  归经:心;脾;胃经

  功能主治:清虚热;生津液。主虚热烦渴;口干咽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本草纲目》:止烦渴,除虚热,生熟皆宜。

  摘录:《中华本草》

  猫脚印

  拼音:Māo Jiǎo Yìn

  英文名:Herb of Rober Cranesbill

  别名:汉荭鱼腥草、水药、狗脚血竭、白花地丁、石岩酸饺草、满山红、凤尾小贯众。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纤细老鹳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ranium robertianum L.

  采收和储藏:5-10月采收全草,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纤细老鹳草 一年生草本,植株瘦弱,高25-40cm。根多数,粗铁丝状,多汁。茎直立,多分枝,略有白色柔毛。叶对生,五角状圆形,长宽各4-7cm,3-5全裂,裂片卵形,羽状深裂,中全裂片有长柄,侧全裂片有短柄,均细裂,小裂片约3对,长圆形,凸尖头;叶柄长为叶片长的2-4倍,上部叶有短柄。花序柄远较叶为长,顶生2花;花柄较花略短,在果期斜向上;萼片披针形,被长白毛,有3脉,中间一脉隆起;花瓣红紫色,较萼片长2倍。蒴果长1.8-2.5cm。花果期5-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3100m的山坡荒地及疏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湖北、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味苦;微辛;性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扭挫损伤;疮疖痈肿;麻疹;子宫脱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

  复方①治风湿关节痛,麻疹,子宫脱垂:猫脚印三至八钱,水煎服或泡酒服。(《云南中草药》)②治跌打损伤,刀枪伤,疮疖,蛇、犬咬伤:猫脚印鲜品捣烂外敷。(《云南中草药》)

  各家论述:1.《云南中草药》:祛风除湿,解毒。

  2.《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散寒湿,祛瘀肿。

  摘录:《中华本草》

  万丈深

  拼音:Wàn Zhànɡ Shēn

  别名:瘦地草、马尾参

  来源:为菊科还阳参属植物万丈深Crepis lignea (Vant.)Babc.和竹叶万丈深C. phoenis Dunn,以根入药。秋冬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性味:苦、微甘,平。

  功能主治:健脾消积,清热解毒,下乳。用于小儿疳积,乳汁不足,支气管炎,肺炎,肝炎,白带,肠风下血,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疮疖痈肿。

  用法用量:0.5~1两。水煎服或泡酒服。

  备注1)同属植物川滇还阳参Crepis rigrescens Diels。分布于四川、云南。在云南亦称还阳参。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石椒草概述:

  为芸香科植物石椒草的全草。夏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石椒草各家论述:

  据《云南中草药》记载:“祛风燥湿,理气镇痛,消炎。主风寒感冒,肺炎,支气管炎,扁桃腺炎,腮腺炎,痢疾。”

  石椒草性状:

  【性味】 味辛,苦,性凉,小毒。

  【归经】 归肺,胃经。

  全草长30-80cm。根呈类圆柱形,多分枝,长8-25cm,直径1.5-8mm,表面黄白色或棕黄色,有纵纹及多数细根。茎圆柱形,

  直径1-2mm,有分枝,表面暗紫色或黄绿色。叶为二至三回羽状复叶,多卷曲。小叶展平后呈倒卵形或长圆形,长1.5-2cm,

  宽约1.5cm,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楔形,全缘,黄绿色或灰绿色,有透明油点。顶生圆锥花序有时可见小花或蒴果。气特异,

  味苦、辛。以叶多、气味浓者为佳。

  香樟果

  拼音:Xiānɡ Zhānɡ Guǒ

  出处:《红河中草药》

  来源:为樟科植物黄樟的果实,秋季采,阴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香樟"条。

  性味:微辛,温。

  功能主治:解表退热。治高热感冒,麻疹,百日咳,痢疾。

  复方:①治高热感冒,麻疹:香樟果一至二枚。研末,开水送服。

  ②治百日咳,痢疾:香樟果二钱,桉叶二钱,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麻柳叶介绍

  【药用部位】

  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叶。植物形态详"枫柳皮"条。

  【性味】:苦,温,有毒。

  ①《闽南民间草药》:"辛,热,有毒。"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苦,温,有小毒。"

  【成份】含水杨酸、内酯、酚性成分及大量抗坏血酸(1470毫克%)。

  【功能主治】治慢性气管炎,关节痛,疮疽疖肿,疥癣风痒,皮炎湿疹,汤火伤。

  ①《草木便方》:"涂烂疮、汤火伤。"

  ②《分类草药性》:"洗疥疮、癣疮。"

  ③《四川中药志》:"杀虫,解毒。涂汤火伤及久疮,止牙痛。"

  土茯苓是一种野生中药材,它来源于百合科野生植物,福临是这种植物的干燥根茎,它多出产在一些野外的山林中,平时人们也喜欢把它叫做过山龙或者刺猪苓。土茯苓这种中药材能强壮筋骨,也能祛风除湿,但它在使用的时候也有诸多禁忌,想对它多一些了解可以看看下面我对它功效以及使用禁忌的全面介绍。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1、祛风除湿

  祛风除湿是土茯苓的重要功效之一,它还能通利关节,平时可以用于人类风湿骨痛的预防与治疗。土茯苓在临床上还是预防治疗梅毒的常用中药材,它能让梅毒这种传染性疾病得到良好控制,也以让它引起的痛痒以及发烧等多种不良症状尽快好转。

  2、预防痛风

  平时多服用一些土茯苓,还能有效预防痛风发生,因为土茯苓可以加快人体内尿酸的代谢,也能抑制尿酸生成,而尿酸又是诱发人体痛风的重要存在,所以平时多吃一些土茯苓就能降低中风的发生机率。而那些患有痛风的人群多吃些土茯苓还能让病情很快好转。

  3、预防湿疹

  预防湿疹也是中药土茯苓的重要功效之一,它能祛风除湿,也能加快人体内多种毒素的代谢,平时直接用土茯苓泡水喝,能有效预防湿疹发生。而把土茯苓研成细末以后直接外敷,还能用于人类湿疹的治疗,它能快速止痛止痒,能让湿疹患者的痛苦很快减轻。

  4、预防高血脂

  土茯苓还是一种能预防高血脂的中药材,它能加快身体内胆固醇代谢,而且能提高血管韧性与弹性,能抑制人体对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能在保护冠状动脉的同时,减少高血脂发生。

  土茯苓的使用禁忌

  土茯苓这种中药材性质温和,平时使用时谨记不多,但一定要注意不能过量服用,而且生活中那些脾胃虚寒的人群更是禁止服用土茯苓。

  千只眼

  【别名】 臭漆、透光草

  【来源】 芸香科九里香属植物千只眼Murraya tetramera Huang,以叶和根入药。夏秋采叶,秋季采根,洗净切段,均可鲜用或阴干备用。

  【性味】 辛、微苦,微温。

  【功效与作用】 祛风解表,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用于感冒发热,支气管炎,哮喘,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跌打瘀血肿痛,皮肤瘙痒,湿疹,毒蛇咬伤,疟疾,胃痛,水肿等。

  【用法用量】 叶2~4钱,根3钱,水煎服。叶外用煎水洗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雪三七

  拼音:Xuě Sān Qī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蓼科植物牛尾七的根。夏、秋采集。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粗壮草本。根木质,长圆锥形,较粗硬。根生叶有长柄;叶片卵状心形,长约10.5厘米,宽约9.5厘米,上面赤红色,边缘略浅波状。圆锥花序顶生,排列紧密,花小,绿白色。瘦果有三棱,沿棱生翅。

  生境分部:生于高寒山区坡地林下。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苦涩,寒。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消炎止痛。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浸酒。外用:研末撒。

  注意:孕妇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天蓝苜蓿

  拼音:Tiān Lán Mù Xu

  别名:接筋草[昆明]

  来源:豆科苜蓿属植物天蓝苜蓿Medicago lupulina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洗净晒干。

  性味:甘、微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舒筋活络。用于黄疸型肝炎,便血,痔疮出血,白血病,坐骨神经痛,风湿骨痛,腰肌劳损。外用治蛇咬伤。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草捣烂外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仙人掌

  拼音:Xiān Rén Zhǎnɡ

  别名:仙巴掌、霸王树、火焰、火掌、玉芙蓉

  来源:为仙人掌科仙人掌属植物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 (Ker-Gawl.)Haw.,以全株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健胃止痛,镇咳。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痢疾,咳嗽;外用治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痈疖肿毒,蛇咬伤,烧烫伤。

  用法用量:鲜品1~2两;外用鲜品适量,去刺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毛冬青

  拼音:Máo Dōnɡ Qīnɡ

  别名:乌尾丁、细叶冬青、山熊胆、酸味木、喉毒药、茶叶冬青、毛披树

  来源:为冬青科冬青属植物毛冬青Ilex pubescens Hook. et Arn.,以根及叶入药。全年可采,根切片晒干备用,叶鲜用。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活血通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用于心绞痛,心肌梗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心性视网膜炎,扁桃体炎,咽喉炎,小儿肺炎,冻疮。

  用法用量:1~3两;外用适量,煎水洗或干叶研粉调油搽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牛肠

  拼音:Niú Chánɡ

  英文名:Ox intestine, Water Buffalo intestine

  别名:牛、水牛

  出处:出自《本草蒙筌》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肠。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2.Bubalusbubali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牛时剖腹取肠,漂洗干净,鲜用或冷藏。

  原形态:1.黄牛,体第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基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较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分为黄色,无杂毛掺混。

  2.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任务发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其性格温驯,生长较快。食植物性饲料。

  资源分布:1.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2.全国大部分地区均饲养,以南方水稻田地区为多。

  药理作用:牛肠粘膜可作为制取肝素的原料,肝素具有抗凝血、抗血栓、调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火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详见“猪肠”。牛肠粘膜制取的肝素的抗凝效价稍低于羊肠粘膜和猪肠粘膜制取的肝素,但显着高于牛肺肝素和羊肺肝素。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厚肠。主肠风痔漏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

  各家论述:《本草蒙筌》:厚肠,除肠风痔漏。

  摘录:《中华本草》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友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