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颗针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三颗针

  拼音:Sān Kē Zhēn

  别名:钢针刺(《天宝本草》),刺黄连(《贵州药植目录》)。

  出处:《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刺黑珠、毛叶小檗、黑石珠等的根皮或茎皮。根皮全年可采。茎皮春、秋季采收,取茎枝刮去外皮,剥取深黄色的内皮。晒干。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寒,微苦,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散瘀。治赤痢,黄疸,咽痛,目赤,跌打损伤。

  ①《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

  ②《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消炎抗菌。治目赤,赤痢,吐血劳伤,咽喉肿痛,腹泻,齿痛,耳心痛,跌打损伤红肿。"

  ③《贵州草药》:"解热,利湿,散瘀,止痛,凉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O.5~1两(鲜者2~4两);或研末、泡酒。外用:研末撒。

  复方:①治血痢:三颗针五钱,红糖五钱。煎水服。

  ②治黄疸:三颗针茎五钱。煎水服。

  ③治火眼:三颗针根茎磨水点眼角。

  ④治刀伤:三颗针根研末,敷伤口。

  ⑤治跌打损伤:三颗针根一两。泡酒内服外擦。(选方出《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黄柏

  拼音:Huánɡ Bò

  别名:黄檗、元柏、檗木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或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

  性状:川黄柏: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3~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气微,味甚苦,嚼之有黏性。

  关黄柏:厚2~4mm。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较平坦,有不规则的纵裂纹,皮孔痕小而少见,偶有灰白色的粗皮残留。内表面黄色或黄棕色。体轻,质较硬,断面鲜黄色或黄绿色。

  炮制:黄柏: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润透,切丝,干燥。

  盐黄柏:取黄柏丝,照盐水炙法(附录Ⅱ D)炒干。

  黄柏炭:取黄柏丝,照炒炭法(附录Ⅱ D)炒至表面焦黑色。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用法用量:3~12g;外用适量。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备注:(1)黄柏清热燥湿之力,与黄芩、黄连相似,但以除下焦之湿热为佳。治泻痢合黄芩、黄连;疗黄疸合栀子、茵陈;如配苍朮、牛膝,可用于足膝肿痛、下肢萎软无力、配合知母、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在胜于服药者矣。生地、竹叶、木通,可用于小便淋涩热痛;配合白芷、龙胆草,可用于带下阴肿。用治湿热疮疡、湿疹之症,既可内服,又可外用;内服配黄芩、栀子等药同用,外用可配大黄、滑石等研末撒敷。清虚热以疗潮热骨蒸,泻肾火以疗梦遗滑精,常合知母、地黄等同用。

三颗针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副作用及食用方法

  摘录:《中国药典》

  乌药

  拼音:Wū Yào

  英文名:RADIX LINDERAE

  别名:天台乌、台乌、矮樟、香桂樟、铜钱柴、班皮柴

  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ms)Kosterm. 的干燥块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细根,洗净,趁鲜切片,晒干,或直接晒干。

  性状:本品多呈纺锤状,略弯曲,有的中部收缩成连珠状,长6~15cm,直径1~3cm;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皱纹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硬。切片厚0.2~2mm,切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射线放射状,可见年轮环纹,中心颜色较深。气香,味微苦、辛,有清凉感。

  质老、不呈纺锤状的直根,不可供药用。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56:4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5nm。理论板数按乌药醚内酯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乌药醚内酯对照品10mg,置100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乌药醚内酯40μ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粗粉约1g〔同时另取本品粗粉测定水分(附录Ⅸ H第二法)〕,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50ml,提取4小时,提取液挥干,残渣用甲醇分次溶解,转移至5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乌药醚内酯(C15H16O4)不得少于0.030%。

  炮制:除去杂质;未切片者,除去细根,大小分开,浸透,切薄片,干燥。

  性味:辛,温。

  归经:归肺、脾、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顺气止痛,温肾散寒。用于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疝气,痛经。

  用法用量:3~9g。

  注意:质老、不呈纺锤状的直根,不可供药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蛙。

  摘录:《中国药典》

  百合子

  拼音:Bǎi Hé Zǐ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ilium brownii F. E.Brown ex Miellezvar.viridulum Baker[L.browniiF.E.Brownex Miellez var.colchesteri(Van Houtt.)Wils.ex Elwes ] 2.Lilium lancifolium Thunb. [L.tigrinum Ker-Gawl.] 3.Liliumpumilum DC.[L.tenuifolium Fisch.]4.Lilium davidii Duch.

三颗针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副作用及食用方法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备用。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900m以下的山坡草丛、石缝中或村舍附近。也有栽培。

  2.生于海拔2500m以下的林缘路旁及山坡草地。

  3.生于海拔400-2500m的山坡、林下及山地岩石间。 4.生于海拔850-3200m的山坡草地或林缘。

  资源分布:1.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2.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西愉快的生活,丰富多彩;体育锻炼,乐趣无穷。藏等地。 3.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山东、河南等地。 4.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甘;苦;凉

  归经: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主肠风下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研末,3-9g。

  各家论述:1.孙思邈:治肠风下血,百合子酒炒微赤,研末,汤服。

  2.《本草正义》:孙思邈以百合子酒炒,研末,治肠风下血,亦取其甘苦下降,能息风阳而清血热;且子尤重坠,固能直达大肠者也。

  摘录:《中华本草》

  花苜蓿

  拼音:Huā Mù Xu

  别名:奇尔克、纳林-胡岑格(蒙名),布斯项(藏名)。

  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原形态:花苜蓿,又名:扁豆子、野苜蓿。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30~100厘米。主根较粗长。茎、枝四棱形,有白色柔毛。叶具3小叶,中间小叶卵形、狭卵形或倒卵形,长5~12毫米,宽3~7毫米,先端圆形或截形,微凹或有小尖头,边缘有锯齿,侧生小叶略小;叶柄长约5毫米,有白色柔毛;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长12~20毫米,有花3~8朵;花小;花梗长约1毫米;萼简钟状,长约4毫米,萼齿三角形,被白色柔毛;花冠黄色,有紫纹。荚果扁平,矩圆形,长7~10毫米,宽约5毫米,表面有横纹,先端短尖。种子2~4个,矩形。黄褐色。

三颗针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副作用及食用方法

  来源:为豆科植物花苜蓿的全草。6~7月采,洗净,去残叶、须根,晾干。

  生境分部:生于沙地、渠边、路旁、田埂、山坡。分布辽宁、吉林、甘肃、陕西、青海、内蒙古、四川等地。

  性味:《青藏高原药物图鉴》:"苦,寒。"

  功能主治:《青藏高原药物图鉴》:"退烧,消炎,止血。内服治肺热咳嗽,赤痢。外用消炎,止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外用:熬膏涂。

  摘录《中药大辞典》

  菊花叶

  拼音:Jú Huā Yè

  别名:容成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菊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Tzve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洗净,鲜用或晒。

  原形态:菊 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5-15cm,羽状浅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头状花序直径2.5-20cm,大小不一,单个或数个集生于茎枝顶端;总苞片多层,外层绿色,条形,边缘膜质,外面被柔毛;舌状花白色、红色、紫色或黄色。瘦果不发育。花期9-11。

  化学成分:叶含多种游离氨基酸[1]。

  性味味辛;甘;性平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解毒消肿。主头风;目眩;疔疮;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临床应用:1.治疔肿:菊叶一握(冬用其根),捣汁服一升。(《纲目拾遗》)2.治疔毒,及一切无名肿毒:白菊花叶连板,捶取自然汁一茶盅,滚酒调服;用酒煮服亦可,主用更妙。病重宜多服。渣敷患处,留头不敷,盖被睡卧出汗。(《寿世良方》菊花饮)3.洽红丝疔:白菊花叶(无白者,别菊亦可,冬月无叶,取根),加雄黄钱许,蜒蚰二条,共捣极烂,从头敷至丝尽处为止,用绢条裹紧。(《纲目拾遗》)

  摘录:《中华本草》

  美丽胡枝子根

  拼音:Měi Lì Hú Zhī Zǐ Gēn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豆科植物美丽胡枝子的根。全年可采。

  性味:《福建中草药》:"苦,平。"

  功能主治:清肺热,祛风湿,散瘀血。治肺痈,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①《广西药植名录》:"止血,除湿热,清凉,解毒,治肚痛。"

  ②《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清肺,散风,止泻。"

  ③《广西中草药》:"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治跌打肿痛,风湿骨痛。"

  ④《福建中草药》:"治肺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复方:治扭伤、脱臼、骨折:美丽胡杖子鲜根和酒糟捣烂,敷伤处。或美丽胡枝子鲜根二重皮和朱砂根鲜根等量,捣烂,黄酒炒热外敷。若骨折、脱臼者,应先复位后敷药。(《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一朵云叶

  拼音:Yì Duǒ Yún Yè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海桐花科植物光叶海桐的叶。全年可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山枝仁"条。

  性味:甘苦辛,微温。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

  复方:①治毒蛇咬伤,疮疖肿毒,过敏性皮炎:鲜一朵云叶捣烂外敷或煎水洗。

  ②治外伤出血:一朵云叶研粉外撒。

  摘录;《中药大辞典》

  羊血

  【来源】 为牛科动物 山羊 或 绵羊 的 血 。

  【原形态】 动物形态详"羊肉"条。

  【化学成份】 主要成分(除含水约4/5外)为多种蛋白质。此外,尚含少量脂类(包括磷脂和胆甾醇)、葡萄糖及无机盐等。蛋白质主要是血红蛋白,其次是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和少量纤维蛋白。

  【性味】 《纲目》:"咸,平,无毒。"

  【功能主治】 止血,祛瘀。治吐血,衄血,肠风痔血,妇女崩漏,产后血晕,外伤出血,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以鲜血饮之。

  【附方】 ①治吐血、衄血,积日不止:新羊血,热饮一、二小盏。(《圣惠方》)

  【摘录】 《*辞典》

  【出处】 1.出自《唐本草》。

  现在知道羊血的作用了吧。以前还不知道羊血是这等有价值的东西,这说明我们的见识还不够广泛,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下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养生途径,其实想要养生,生活处处皆学问哦。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友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