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夏季养生 如何看待中医养生讲究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天和夏天是人体阳气旺盛的时候,阳气不足的人可以服用甘温之品顺势补阳。秋天和冬天是人体阴气长而盛的时候,阴气不足的人可以服用甘凉滋润之味顺应时令补阴。

  春天和夏天都是阳气,秋天和冬天都是阴气。中医学是天人合一论。中医学认为,春夏之交,阳气上升,即立春至夏,夏至一阴。立秋至冬至阴气上升,冬至为一阴。人的身体是生命的一小部分,应该顺应天时。和冬日吃萝卜夏日吃姜一样。

  简而言之,春夏秋冬是阳气生发的季节,而阳气宣达,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也正符合春夏秋冬万物生长繁茂的特点。如过分依赖空调,吃冷饮,往往会使阳气受损,从而致病。而且在治疗上,有些经常发生在秋冬属于虚寒的疾病,此时也正好利用以阳生寒,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即我们常说的冬病夏治。

  而且在秋冬季,人体适应了自然阴气渐长的规律,善养阴,不耗精气,不伤阴,为来年的阳气生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冬季秋风大,天气往往比较干燥,容易出现<上火>的症状,此时更需要滋阴防燥。

中医夏季养生 如何看待中医养生讲究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养生原则,综合春、夏、秋、藏之气,得出了综合春、夏、秋、藏之气的结论。生长发育属阳,藏书属阴:春夏属阳,故养生养长:秋冬属阴,故养藏书。

  后世的医家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多有论述,主要观点有四。

  一、马莳、高世栻等认为春夏顺其生长之气即养阳,秋冬顺其收藏之气即养阴。

  二、王冰认为养即制也。春夏阳盛,故宜食寒凉以制其亢阳;秋冬阴盛,故游山乐养法;对弈智养法;日光熙养法;气功意养法。宜食温热以抑其盛阴。

  三、张介宾认为阳为阴之根,养春夏之阳是为了养秋冬之阴;阴为阳之基,养秋冬之阴是为了养春夏之阳。

  四、张志聪认为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阻;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阴。

  以上各条,都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原著的精神,扩大了养生防病的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人们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春夏暖阳,秋冬养阴,春夏调理心肝,秋冬调理肺肾,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等。后人所说的养阳养阴的具体方法,<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养生之道,其内涵甚广,当从衣食住行、精神情志等各方面,因人而异,因时制宜,不可拘泥于常规。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友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